今日泸州 今日泸县 今日合江 今日叙永 今日古蔺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今日泸县 > 正文

全业融合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20-05-28 05:40   https://www.yybnet.net/

“十里渔湾”绿水轻盈,花果弥香。杨尚威 摄

生态鱼烹饪技能大赛,让游客体验渔文化。 陈涛 摄

双加镇以垂钓竞技打造休闲运动品牌赛事。陈涛 摄

□罗敏 陈涛

5月25日一大早,宋时华从泸州市龙马潭城区驾车驶向城郊的双加镇,沿着机场快速路、港城大道,十多分钟后便到达“十里渔湾”。

再过一周,宋时华在“十里渔湾”生态园内的40余亩黄桃就要迎来采摘高峰,目前园区正加紧休闲功能区等的完善。“今年黄桃产量预计有4万斤,按去年的情况来看,仅园内采摘就供不应求,以采摘价30元—40元/斤来算,收益估计得过80万元。”小小黄桃如此抢手的背后,在宋时华看来“地利”至关重要。

作为泸州主城郊区型乡镇,双加镇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路网四通八达,地处空港2公里经济圈,但同时面临农业体量小、可耕面积小、产业规模小等现状。为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双加镇在全区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指引下,以全域发展为视角,全业融合为抓手,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多种经营主体、多种发展空间开枝散叶,形成了全域多点、多面乡村发展动能迸发的态势。今年,双加镇也收获了新荣誉——“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镇”称号。

规划先行 精准落子满盘“活”

宋时华并非双加镇人,让他下定决心在该镇投建400余亩生态园的,首先就是地利条件。

翻开区域地图,双加镇东、北面与泸县接壤,地处泸州市航空航天产业园核心区域,距云龙机场航站楼2公里,又有国道321、泸荣公路、隆叙铁路等穿境而过。

“做休闲农业,要的就是人气,双加的区位让我心里有了底。”宋时华说。此外,双加镇高水准编制的全镇农业发展规划也给宋时华吃下了“定心丸”。

龙马潭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龙马乡居,四水归潭”为主线,围绕“一廊二带一基地”打造龙马特色。而其中的“二带”便地处双加镇,是以十里渔湾现代农业园区、中国(泸州)柑橘文化博览园为主的空港观光农业示范带。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政策红利、基础设施配套资金等将向双加镇汇集。

立足本镇看全区,定位全区谋发展。“作为城郊型乡镇,这是双加镇的最大镇情,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最大的资源所在。”区乡村振兴办负责人卢建伟说,近年来,全区按照“服务市民富农民、围绕市场调结构”的思路,坚持多规合一、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发展近郊型农业产业园区,引导全区农民发展都市服务型农业,做到村村有产业、村村有特色。

按照规划,以场镇为核心已初步建成“十里渔湾”和柑橘文化博览园。其中,整合各类项目资金 1.7 亿元,打造集水产养殖、垂钓竞技、果蔬采摘、生态种植、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十里渔湾”,面积8平方公里,水产养殖面积6000亩,年产值达3200万元;引进企业总投资 8 亿元,建设面积达3500余亩,集生产加工、文化博览、康养度假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柑橘文化博览园,预计2021年正式开园迎客。

从高空俯瞰,宽阔的主干道、干净整洁的村道社道紧密交织,星罗棋布的家庭农场、产业园区、旅游景观色彩斑斓,灌溉水系、养殖鱼塘蜿蜒点缀,一派水清、岸绿、景美的人水和谐宜居新村图景。

生态优良“后花园”功能凸显

走在双加镇乡间,绿水轻盈,青山环抱,花果弥香,农家院落分布道路两侧,共享着便利的出行交通和宜居生态环境。

“画里水乡”般的优美景色吸引游人纷至沓来的同时,也让村民尝到了甜头。

5月14日,游客刘树权已是第四次过来玩耍,吸引她的有美景也有祥和山庄看家菜“鱼香鲫鱼”,“现钓起的鱼肉鲜而嫩,美味可口,吃着也放心。每次走时,都要带些鲜鱼、蔬菜回去。”

祥和山庄负责人李威说:“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现在来看恢复得还不错,周末每天有十多二十桌客人,营业额在七八千元。”谈起去年桃花节、钓鱼赛期间给自己带来的满满收获,李威记忆犹新,“去年桃花节期间,游客太多,垂钓区、棋牌区到处是人,都接待不过来,一两天的工夫就收入10多万元呢!”

像李威这样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创业或就业的居民,在双加镇还有很多。这得益于龙马潭区、镇两级政府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建设观光垂钓农业旅游区、打造泸州城市休闲娱乐“后花园”的举措。同时,还离不开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

大冲头村建档立卡脱贫户张泽明腿脚残疾,常年出行不便,“进村道路未硬化,代步车也派不上用场。”如今,张泽明基本可自行骑代步车行驶在柏油路上,半辈子困在家门内的她,感受着乡村新气象,脸上满是笑容。

为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双加镇以大冲头村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试点村,将农村垃圾分类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户集、村收、镇清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以点带面,将该模式辐射全镇范围,走出了节俭、实用、可持续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路。

目前,双加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率达98%以上,覆盖村(社区)率100%。

多元业态 提档升级树典范

这段时间正是黄瓜、辣椒等应季蔬菜的收获时节,大冲头村脱贫户杨真涛正在菜地里忙碌。以前,靠种粮食的他生活过得很拮据。近年来,在精准脱贫政策的扶持下,杨真涛发展近郊蔬菜种植,去年他家5亩菜地的纯利润就有4万多元。他的秘诀是根据市场灵活种植,多品种套种、多季轮种增产量。

如何将菜卖得更好?靠农户各自的发展,也靠区域抱团形成的品牌力量。

而专合社、企业也在谋划着新一轮升级。“十里渔湾”核心区域水产养殖由大春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经营,近年来,其通过分户核算、自负盈亏的“统一规划、统一培训、统一购入、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一改曾经粗放管理、技术水平不高、水域开发利用率不高的问题。2019年,该合作社成鱼产量达1400吨,远销云贵川渝等地,辐射带动 1000 余户养殖户,实现养殖户年均增收7000余元。

为适应当前市场对饮食健康、生态的需求,2016年该合作社在新渔村发展起健康养殖园,喂食麦麸、豆粕等天然食料。“通过带动群众发展健康养殖,打造属于我们双加的渔业品牌,按目前市场需求来看,完全不愁销。”大春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治学说。

除了树品牌,专合社的一块占地10亩的水塘,仅发展垂钓业务去年收益就达40万元,这也让刘治学意识到:“农业+休闲,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将业务链延长,发展周末、近郊经济。”

为此,刘治学与宋时华、李威等其他业主一起开始抱团发展。“单打独斗肯定不行,还需借力,现在我们主要经营鲜鱼销售和垂钓,游客的食宿、采摘需求我会引介到其他业主那去。”从单打独斗,到三五成团,要形成全盘合力还需政府的推动。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区都市服务型农业发展迅速。但在‘农业+文化’\‘农业+旅游’上还要探索新的亮点特色。”卢建伟说,目前他们正着手新一轮的全域提档升级,“接下来,我们将从整体上提升村落风貌,打造具有地方标识性的IP形象;培育特色农产品,形成叫得响、品质硬的自有品牌;借助垂钓节、厨艺大赛、环湖赛、农事活动等,注入渔文化、乡土文化等。从而,探索建设有特色、有内涵,精品高效的城郊型现代农业典范。”

双加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黄丽媛也表示,乡村振兴要全镇“一盘棋”,下一步在配套资金等方面将向非贫困村倾斜,在颜坪村、枝子园村等地建种植产业大棚,壮大村集体经济。此外,加快嘉祥古寨和黄金梨产业示范带等项目的建设,让全镇共享美丽宜居双加发展红利。

新闻推荐

从泸州路过系列之 新路口:百年水码头(一)

泸县太伏镇船工号子◎陈鑫明无论是古老的川江航道,还是今日的长江黄金水道,泸县太伏新路口都是必经之地。这使得这座隐匿于...

泸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全业融合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