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皓 谢欣珏本报记者 朱虹
林中富是泸县方洞镇敬老院院长,今年62岁。林中富的前任是他的父亲。56年来,父亲和他两辈人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建公寓、优服务、搞活动,硬是把一个濒临停业的敬老院办成了省级敬老院。
父子接力 白手起家
林中富与敬老院的缘分,要从他6岁那年说起。1963年,林中富的父亲被任命为方洞敬老院第一任院长。那时,敬老院是由一座祠堂改建成的,有38间房、30名老人居住。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在院里玩。“那时条件差,大事小事都是父亲亲自干,我记得家里几次都劝父亲不要干了,但父亲说既然干了,就必须把它坚持干好。”林中富回忆说。
1980年,林中富的父亲准备退休,找到他说,“中富啊,我在敬老院干了大半辈子,我对敬老院有感情啊。现在好点的年轻人不愿意来,一般的人我又怕他干不好,我希望你来接我的班,不让这些老人没人管。”敬老院是父亲大半生的心血,他若不答应,敬老院很有可能干不下去,几十号老人咋办?于是,林中富从敬老院会计干起,第二年担任院长至今。
当了敬老院这个家,林中富才知道敬老院快处于揭不开锅的状态。他提出了“三个自己动手”的办法:自己动手种庄稼、自己动手搞加工、自己动手搞运输。起初院里有人不愿干,林中富边做思想工作边带头干。他利用敬老院的10几亩地栽秧、打谷,每年能收七八千斤谷子;带领大家开面粉加工厂,买了几头黄牛搞运输,办养猪场……那时,林中富每天早上四五点起来打面粉拿到集市上卖,去附近的煤场帮医院、餐馆拉煤。就这样,敬老院账户上慢慢有了积蓄。“不磨不炼,不成好汉”。27岁那年,林中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4年,林中富当选董湾村村委会副主任,1997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两边的工作越来越多,2005年强村并组,组织上让林中富选择是继续当敬老院院长还是到村任书记,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敬老院。
2011年,敬老院争取资金新建成一座占地3950平方米的标准化老年公寓,拥有164个床位,人均使用面积达到15平方米,卫生间、液晶电视等应有尽有。党和政府还为每名老人办理了低保,老人们不用再辛苦劳作了。
敬若父母孝行为先
敬老院条件好了,林中富却觉得身上的担子、责任更重了。
入住敬老院的老人大都是孤寡老人、残疾人、五保户,身体条件差、心理负担重。林中富和院里工作人员就当他们的孩子,尽心尽力照顾老人。
为了让老人们住得更舒服,林中富每月定期召开“院民会”,听取老人意见建议。院里每名老人的年龄、爱好、个性、身体健康情况,他都一清二楚,体弱多病的老人都由他亲自护理。
一次,一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拉肚子,衣裤床铺被弄得很脏。几名护理人员都下不了手。林中富挽起袖子光着手用热水帮老人擦洗身体,换上干净衣服。忙完后,老人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你那么耐心、那么仔细,怕是我亲儿子都不得干这些!”
敬老院里,老人生老病死是常有的事。老人们大多无儿无女,林中富就当“孝子”,老人们穿衣、火化、安葬,都由他操办。以前不通公路,每次老人去世,都要抬几里路的滑竿到公路上再送去泸州火化,林中富都是抬滑竿亲自去送。
老人快乐 我就快乐
老年人最怕孤独、寂寞,尤其是没有儿女、上了年纪的老人。
有一件事让林中富触动很大:一天他发现院里一名老人一大早独坐院子角落,问他也不回答。从侧面打听,林中富得知那天是老人70岁生日。当天林中富自掏腰包买了蛋糕,安排厨房加菜,帮老人办了庆生会。吹完蜡烛,老人抓着他的手流着泪说:“谢谢你,林院长!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有人帮我过生,还有生日蛋糕吃。”
从那天起,林中富暗下决心,以后每名老人过生,他都要给老人庆祝。后来,他通过找赞助、向上申请经费、整合部分集体收入成立了专门的基金,现在院里每名老人生日都有寿宴,还给过生的老人发红包。发展到后来,遇到传统节日,林中富也会为院里全体老人包100元的红包,喜气洋洋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一晃眼,林中富在敬老院快有40个年头了,先后有112名老人在敬老院安享晚年。林中富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值得,他和父亲两辈人的坚守值得!
林中富说,自己现在和敬老院更分不开了,“走人户”都想快点吃了回去看看。“只要我还干得动,就继续在敬老院为老人服务。我老了也要住在院里,继续陪着他们。”
新闻推荐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共同成长 泸县二中举行第19期“责任讲坛”
◎詹庆敏川江都市报记者王彦容12月20日19:00,泸县二中“责任讲坛”第19期在弘毅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兰蕙苑阶一作为第二...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