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简放鹏
10月16日,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从即日起,泸州市将在泸县、江阳区、龙马潭区三个桂圆主产区县,打造总面积1000亩的桂圆新品种高换改良示范园,通过示范点的辐射带动,最终实现泸州市名特新优桂圆达到10万亩以上规模,以推进泸州桂圆产业振兴。
探索产业效益不明显破解之道
近段时间,市委、市政府组织人员调研泸州市桂圆产业发展,到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泸州综合试验站考察桂圆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实地查看桂圆新品种试验示范园,了解桂圆新品种的嫁接成活率、长势、挂果等情况,通过果实性状、市场认可度、销售价格等因素,综合分析推广桂圆新、优品种的可行性和效益。
据了解,泸州市桂圆生产面积达到29.9万亩,投产17.9万亩,主要分布在泸县、江阳区、龙马潭区,在成熟期上具有明显的晚熟优势,生产上没有台风等自然灾害,桂圆销往重庆、成都、贵阳等城市,但是主栽品种杂乱,多为实生树,优良品种占比不高,产业效益不明显。
为此,市农业局建议,引进国家级科研平台的新品种、新技术,在桂圆主产乡镇建立新品种示范园,加快发展农科院筛选出的适宜泸州发展的新品种,优选推荐宝石1号、高宝、福晚8号、榕育8号、福晚1号等中熟、晚熟、特晚熟品种在泸州地区推广,调优桂圆品种结构、提升产业效益。
市委要求,市农业局尽快制定优化桂圆品种的工作方案,市财政局落实资金保障,在泸县、江阳区、龙马潭区三个桂圆主产县区打造总面积1000亩的示范园,因地制宜优选品种,在明年初进行高接换种,压茬推进老旧果园品种改良,通过示范点辐射带动,逐年逐批次改良泸州市桂圆品种,最终实现泸州市名特新优桂圆达到10万亩以上规模,以推进泸州桂圆产业振兴。
建设泸州优质龙眼种质资源圃和母本园
据市农业局经作站推广研究员陈伟介绍,桂圆新品种高换改良示范园将作为泸州的优质龙眼种质资源圃和母本园,以带动全市桂圆新品种高换改良,提升泸州桂圆品质,重塑中国最具优势的规模晚熟桂圆产区形象。
为此,市农业局组织召开了泸州市优质桂圆品种高换改良示范动员会。与会者参观市农科院桂圆新品种示范基地,观看2017年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龙眼育种功能室、福建省农科院引进的桂圆新品种高换改良后生长结果状况,鉴评果品质量。大家认为,2017年宝石1号、高宝、福晚8号、榕育8号等新品种丰产性好、果形大、品质优、可食率高,适宜泸州桂圆品种更新换代。
会议要求,一是根据各区县具体情况落实高换示范点,可以业主、专合社为主体;二是高换方式,选择20年生以内果树进行高换,除了规范果园成片高换外,结合密闭果园改造,对密闭果园隔行、隔株高换,待高换桂圆树开始结果后对原有品种进行间伐;三是品种确定,根据2017年引种桂圆生长结果表现,初步确定本次示范园高换品种中熟品种为:宝石1号、脆香,晚熟品种为:高宝、福晚8号、榕育8号、冬宝9号、立冬本,特晚熟品种为:福晚1号等;四是区县实施区县配套资金,落实示范点,摸清嫁接人员数量,搞好宣传组织工作;五是市农科院尽快与福建省农科院衔接,落实接穗品种和来源,组织嫁接人员、业主、农户等参与嫁接和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引种品种应错峰上市
福建省农科院院长助理、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郑少泉等专家建议,立足泸州本地气候优势,加大对晚熟和特晚熟桂圆品种的发展力度,如冬宝9号、福晚1号等,适当发展部分早熟品种。
郑少泉认为,发展晚熟桂圆,能够把泸州的区位优势和品种优势相结合,这样让泸州桂圆品质、晚熟时间更具优势。特别是每逢桂圆丰收大年,大量桂圆集中上市,价格下降明显。现在超级晚熟桂圆品种培育出来,可让桂圆的果期长达3个月,加上早中晚桂圆品种种植搭配好比例,可让果农的产品错峰上市,增加收入。
根据优质桂圆具备的条件,即果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三项指标,郑少泉建议泸州果农可引种冬宝9号、福晚1号、宝石1号等品种。
“冬宝9号”表现为晚熟,比广西较晚熟桂圆品种灵龙、桂明1号晚16天和9天左右。其单果较重,大小均匀,果肉厚、乳白至淡黄色,半透明。该品种肉质脆,果肉易离核、化渣,可食率72.9%。
超级晚熟“福晚1号”桂圆品种,其果子大、单个都有17克重,果皮薄、果肉紧致有弹性,汁液多、味香甜,可食用的果肉占到七成。
宝石1号采用杂交桂圆“冬宝9号”为母本、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龙眼‘石硖’为父本,历经11年培育而成。其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4%,果肉离核易,肉质脆、风味甜,可食率72.2%,综合品质优。该品种种植表现为“早产、丰产、稳产”。由于该品种属于大果形品种,栽培上应做好疏花疏果、增施有机肥等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会玲)今年以来,泸县经济开发区针对园区企业数量多、种类多、企业员工分布集中等特点,创新推行机关干部“包联”园区...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