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福 本报记者 张婷
“这个平台真安逸,开证明终于不用回到乡下老家了。”昨(12)日,远在深圳务工的泸州市民王涛在网上办理了自己的婚育证明。日前,泸州市投入500多万元建设的信息公开服务监管平台一期建设项目试运行,让政务服务、基层治理搭上互联网“快车”,开创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基层治理”新模式,群众办事实现“零跑路”。
让信息“多跑路”
网上办件10分钟搞定
信息公开不够、群众诉求不畅、办事环节繁琐等,曾是基层治理中的“瓶颈”。去年年底,泸州市加大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投入力度,探索建设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信息公开、在线服务、监督监管电子平台,以进一步深化基层治理,优化政务环境。
据介绍,该平台集信息公开、在线服务、电子监察三个系统为一体。记者看到,网上点开该平台页面,首页上就呈现出“我要看”、我要办”和“我要问”三个栏目,每个栏目下设不同的子栏目。此外,还可以看到已经开通试运行的区县新闻动态以及办理事项的更新量和满意度情况。通过信息平台,基层群众特别是居住在外地或外出务工群众可随时了解本地和家乡变化、查看本村(社区)信息和办事指南,“信息公开,一查就明”。
“群众需要办理相关事项,只需在网上提供相关的电子档材料即可,再也不用来回跑路。”据泸县玉蟾街道建设社区文书张敏介绍,以前很多群众身在外地,开个证明也只有亲自或委托家人到社区办理。现在平台开通后,只要本人在网上提供自己的相关资料,社区经过核实后即可及时办理,并以电子档的形式直接在网上回传给办理对象,实现事项在线办理“零跑路”,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
多功能合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目前,该平台将基层信息公开、社情民意收集、群众诉求推送办理、廉政教育、作风监督、政务线上服务等众多功能整合于一体,并延伸至区县、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据市纪委监委第十纪检监察室主任张凤春介绍,平台不仅将党务、政务、村(居)务、财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地力补贴、社会救助、低保特困、城乡医疗救助、危房改造、财政专项经费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开,而且还将户籍办理、就业创业、证件办理、社会保障等14项归类列入“我要办”栏目中,并与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有效链接,办事流程以及进度在网上一清二楚。依托平台,纪检监察组织还可对村财务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使用情况进行全程实时监管,对“三重一大”、“三公经费”、“四风”投诉、“婚丧喜庆”等进行实时动态监督监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此外,平台还开通了建言献策、投诉举报等功能。群众有需要,可登录网址操作,也可通过电话、门户网站、手机APP、触摸屏等多种方式向信息平台反映意见建议,参与民主投票、民主评议。(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章弟琴1月31日,“健康相伴幸福同行”卫生与健康文化巡演活动在泸州市泸县兆雅镇新雅广场举行。当天上午10:00,演出活动以激情澎湃的开场舞《欢天喜地》拉开序幕,歌曲《最美的太阳》、诗朗诵《向无...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