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落户龙马潭 川江都市报记者李佑天羽 摄
位于泸州北部的龙马潭区,是泸州最“年轻”的区县。年轻,没有成为限制龙马潭发展的短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落地……一系列利好机遇与政策,为龙马潭发展蓄力。今年来,龙马潭区紧紧围绕“综合枢纽兴区、现代工贸强区、统筹城乡富民”三大发展战略,抢抓自贸区机遇,深入推进三区融合,迎来了大发展、快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组数据凸显出龙马潭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全区实现GDP总量171.09 亿元,增长10.6%,增速排全市第一;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38 亿元,增长13.5%,增速排全市第二;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4.59亿元,增长28.2%,增速排全市第一……
◎ 泸州日报记者 肖婷
》》》枢纽中心连接东西传递财富
12月14日,位于龙马潭区与泸县交界处的泸州云龙机场项目正快速建设中,明年7月,这里将成为泸州对接国内大中城市及国际的一扇大门;12月7日,泸州城北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站房综合体设计方案通过专家组评审,未来这里旅客日发送量2.5万人,川南城际铁路顺接渝昆高铁,形成成渝第二大通道;再加上已经建成投用的泸州客运中心站、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龙马潭区交通枢纽中心地位愈发凸显。
如今,水港、空港、铁路港、高速公路港四位一体的格局,成为龙马潭区交通布局的显著特点。随着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国家交通干线与长江经济轴线在泸州交汇,处在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汇点上的泸州,将成为西部地区东进长江、南下出海最为便捷的通道。借力长江“黄金水道”,龙马潭区正成为连接东西、传递财富的中心。
》》》机遇吹响工贸强区“集结号”
4月1日,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正式落地泸州,为龙马潭区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在众多产业形态之中,智能终端产业异军突起。8月8日,随着泸州首个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工业园区——威恳通讯泸州智能终端产业园一期投产,从零件到整件都是“泸州造”的手机,成为可能。作为智能终端产业的主要布局点,龙马潭区在短短10个月内,已签约40个智能终端项目。明年,这里将形成产值近 400亿元、解决近万人就业的产业规模。各个智能终端产业陆续投产,其70%-80%的产品将出口国外,还将成为泸州市新的外贸增长极。
传统产业白酒方面,1-10月,龙马潭区实现白酒产量16.9万千升,同比增长5.34%; 白酒销量19.26万千升,同比增长3.36%; 实现酒类销售收入180.4亿元,同比增长29.6%。玉蝉集团生产的“雪原仙”远销韩国,郎酒浓香基地和包装中心,国之荣耀、香酒坊迁建项目、五谷香扩建项目等5企业入驻石洞酒业园区,初步形成基酒储存、灌装生产、仓储物流等完整的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龙马潭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首个全业态商业综合体——步步高泸州新天地已正式开业运营;第二届农博会将于今日召开;万达广场项目已完成投资8亿元,目前,屋面工程已完成90%,预计明年6月建成投用……全区前三季度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3.56亿元,同比增长13.8%; 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56761万美元,其中出口额151369万美元。
》》》城乡统筹构筑幸福新生活
龙马潭区全域推进城乡建设,不断提升城乡品质,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方便城乡群众生活。
9月10日,龙马潭区已完成12个镇(街),89个村(社区)公交全覆盖,19条公交线路,在三区四县中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在全域公交推进中,龙马潭区共开行长安-特兴环线、客运中心站-双加凉坳线、客运中心站-胡市线等19条公交路线,新建公交站点750余个。按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重点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79辆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152辆,占85%。同时,加大新能源充电站建设,现已建设特兴、金龙、关口三处充电站。
同时,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亿元改造16米以下道路“白加黑“工程,小市、石洞、罗汉等旧城及棚户区改造顺利推进。
教育医疗方面,玉带河学校三期、阳雀山中学(泸州市第十二中学)建成投用,龙马高中、江韵学校、尹吉普学校建设正加快推进。积极推动医疗机构提档升级,龙马潭区妇幼保健计生中心已完成一期项目主体,二期项目正加快推进; 启动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三甲工作; 胡市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已完成选址、土地落地等前期工作。推进安置房建设项目11个,完成廉租房(公租房)建设1182套,正在建设216套。
新闻推荐
泸县二中老师喜获大奖◎程福斌川江都市报记者王彦容摄影报道近日,泸县二中地理老师唐秀英在重庆渝高中学举行的“2017全国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微格教学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本次比赛由人民教育出版...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