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县新闻 > 正文

合江、泸县博物馆 彰显县域文化历史厚度 走进这些博物馆 穿越泸州两千年历史

来源:川江都市报 2017-12-18 20:18   https://www.yybnet.net/

泸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麒麟温酒器 记者 黄勇 /摄影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里陈列的汉棺 记者 曹卫兵 /摄影

泸州市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它们承载着泸州的历史文化精髓。作为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博物馆的规模和内容物代表着一个城市的门楣和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泸州市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的逐层推进,市内的各个博物馆也开始旧貌换新颜。更加规整的布局、更加充实的陈列、更加专业的解说,让这些博物馆在泸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扮演起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代表的是泸州的过往,是对历史文化的再现和重述,那么,这些博物馆分布在哪些地方?又有哪些特色的陈列和文化呢?

◎川江都市报记者 孙骋

泸州博物馆,是本地历史最重要的存馆

泸州博物馆是泸州市的地标建筑之一,它与泸州市图书馆比邻而建,相映成趣。泸州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后于2000年建设在龙透关路上建立新馆,17年里,泸州博物馆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 闭馆一年多提档升级,展厅展出珍贵文物300余件

为了让泸州博物馆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能够支撑起搜集、保存、修护、研究、展览、教育、娱乐等职能。2016年6月,泸州博物馆开始闭关维修,经过一年多的提档升级,泸州博物馆于12月8日正式开馆试运行。

据泸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提升后的博物馆常设展厅围绕“名城—名人—名作”这条主线策划了三个主题展览。分别为:一楼江风酒韵——走进历史文化名城泸州,二楼泸城之子——蒋兆和艺术馆,以及三楼泸地集雅——馆藏书画展,共展出珍贵文物300余件。

》》》》 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泸州城市历史与文物故事

现在的泸州博物馆,以声光电等现代展陈方式,大规模采用模型、场景复原、景箱、雕塑、半景画以及多媒体等手段,再现、还原、讲述泸州城市历史与文物故事。

据了解,为了让泸州市民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泸州历史,泸州博物馆通过现场活动的方式,为前来参观的市民提供一系列的视觉盛宴。“我们依托泸州丰富的宋代石刻文物资源和泸州博物馆的馆藏特色,在最近举办了‘宋代石刻与宋代社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以公益讲座的形式,为参展的游客详细介绍泸州以及泸州博物馆的发展历史。”,除此以外,泸州博物馆还在二楼临展厅同期推出“酒香花韵——四川宋文化珍品展”。

》》》》 陈列品琳琅满目,“穿越”两千多年历史

重新开展的泸州博物馆,可谓是进行了一次华丽大变身,馆内灯光纷呈,仙音缭绕。泸州两千多年的历史事迹在这里像一场无声电影般通过各种形式呈现。同时,新开馆的博物馆分区更加明确,一楼的“江风酒韵”将泸州历史从汉代逐次推进,直至近现代。各种陈列品琳琅满目,细心品读,仿佛重回古代一般。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这完全是一场不可多得的完美体验。

“我们将代表着泸州各个时期的文物、历史背景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还原,文物以汉代的陶瓷、石棺,宋代的石刻、龙桥、陶碟、陶碗,百子图石刻、麒麟温酒器等实物展示为代表。同时,还原了泸州大事记里最为经典的一系列战役,像神臂城、龙透关起义、四渡赤水等。”该负责人告诉川江都市报记者,整改过后的泸州博物馆可以让参观者有更加多元化的体验,“现在的博物馆在更加全面展示泸州酒文化的同时,通过深入挖掘泸州的长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石刻文化、红色文化,将整个泸州的文化底蕴更加丰满的突显出来,这是过去的泸州博物馆没有展示出来的部分,也是我们以后重点打造的工作。”

泸州石刻博物馆成为新地标,游人尽享视觉盛宴

前不久,龙马潭区洞宾亭的泸州石刻艺术博物馆完成了升级改造,已全面开放。据了解,每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市民可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在开放时间的上午10时和下午15时,还有两场免费讲解。

》》》》 泸州石刻艺术博物馆软硬件设施升级

泸州石刻艺术博物馆从去年10月开始闭馆升级改造,该博物馆有关负责人告诉川江都市报记者,此次改造升级的内容主要涉及电梯改造、地面平整、完善相关服务设施,以及对馆内布展进行调整。改造过后的电梯,可直接通往顶层的实验室、展厅及楼下两层库房,方便石刻的搬运;而对馆内布展的调整,则可以让市民在参观中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宋代石刻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下一步,博物馆还将在硬件设施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软件设施水平,增强展馆服务能力。

》》》》 集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物展示与保护于一体

据了解,泸州石刻艺术博物馆分为宋代石刻陈列馆与临江景区上下两部分,包括四川省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杨氏乐善好施和节孝牌坊、吕洞宾摩崖造像、千佛岩摩崖造像及云谷洞摩崖题记等,中间由一条绿色长廊相通,展示有汉代、宋代及明清的各类石刻,题材多样,年代久远,集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物展示与保护于一体,堪称川南石刻艺术宝库。在这里,展陈的不仅是石刻,还展示了书法、绘画、建筑等多种文物。

》》》》 宋代石刻精品,展示出泸州石刻艺术的精粹

走进泸州石刻艺术博物馆,宋代石刻陈列馆一楼为泸州宋代石刻陈列馆,展陈有46件精心挑选的泸州宋代石刻精品,向观众展示泸州石刻艺术的精粹,极具视觉冲击。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武士的威武、四灵的灵动、侍女的妖娆以及古典建筑的艺术美。二楼为石质文物保护实验室,对石质文物进行清洗、脱盐等科学技术保护,依托现代技术力量,解决石质文物保护的实际需求。负一楼及负二楼为宋代石刻库房,保存有近六百件套文物。

“泸州石刻艺术博物馆是泸州实践先进文化的具体行动,是打造泸州特色文化的有力举措,这些石刻艺术精品突出展示了泸州市源远流长的石刻艺术,以及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对推进泸州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相关人员表示,泸州石刻艺术博物馆石刻艺术博物馆重新开馆以后,前往这里看石刻艺术的市民骤然增加,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C

在合江县的合江镇学坎上巷,有一个被当地人当作游玩胜地的地点——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建于2005年,该博物馆被汉代历史爱好者誉为全国唯一的、保存最为完整的石棺博物馆。

》》》》 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内,能看到各类完整的精美石刻

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内藏品众多,镇馆之宝有汉代画像石棺、宋代石刻、对吻俑、碓房裸交陶俑、摇钱树座等等。内设汉代汉画像石棺陈列室、宋代石刻陈列室、杂项精品文物展室及考棚原室。据该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每到节假日,很多外地的游客都会到博物馆内进行参观。

“我们馆内有汉代画像石棺陈列室,其展品均为长方匣形,长约2.3米,宽约0.7米,高约0.8米,重约1.5吨。用整石凿成,由棺盖和棺体组成。石棺的前后左右及部分棺盖上,均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雕刻精湛的画像。”据该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石棺的棺面雕刻多为神话传说,像《伏羲女娲图》《董永侍父》,以及中国的四大圣兽图样,都有镌刻。而在宋代石刻陈列室,则能看到各类保存非常完整的宋代石刻。“这个博物馆代表着合江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我们合江人的骄傲。”该工作人员说。

》》》》 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全国独特的宋代石刻专题博物馆

在泸县最繁华的花园干道旁,有一个安静的小院子,这里是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的库房。自2002年起,泸县建设过程中发现的石刻,基本都存放于此。据泸县文物部门介绍,泸县发现的石刻大多来源于宋人墓葬,年代主要集中于南宋时期。出土的宋代石刻分为四神、武士、乐伎、侍仆和其他类别。石刻的内容充分反映了南宋时期四川地区世俗生活和社会文化状况。这些宋代石刻是当时南宋社会生活的再现,是一幅南宋社会历史画卷,给后人研究南宋历史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实物资料。

泸县对于石刻文物的保护,主要以就地保护为主。但由于建设垮塌等原因,部分石刻只能抢救到博物馆集中保护。为此,泸县耗费巨资打造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仅展区面积就达5000平方米,“建成后将是全国独特的宋代石刻专题博物馆。”该馆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泸县博物馆内保存比较完好的宋代石刻有青龙图、白虎图,以及宋墓出土“六幺”舞图。

新闻推荐

泸县有人“抢娃儿”? 公安经查并不属实 泸县公安:涉事人经鉴定为智力二级残疾

◎川江都市报记者杨理本报讯12月9日16时40分,泸县公安局接群众报警:玉蟾街道草街农业银行门口有人抢娃儿。玉蟾派出所接到出警指令后迅速派员赶到现场,将群众控制、指认的涉事男子带回派出所调查。...

泸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第一书记扶贫记2017-12-14 05:40
猜你喜欢:
评论:(合江、泸县博物馆 彰显县域文化历史厚度 走进这些博物馆 穿越泸州两千年历史)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