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11月7日,笔者走进泸县喻寺镇谭坝村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干净整洁,服务设施摆放整齐,窗口工作人员耐心接受群众的咨询,认真细致地登记办理,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倍感舒心。
“以往交医疗保险,要去镇上,现在在村上就能办了,走路几分钟就到了,确实方便。”前来办理医疗保险缴费的78岁村民刘树森说。“我们的宗旨是让群众有地方办事,有人办事,能够办成事,办事不出村。”谭坝村劳保协理员杨春梅说。
专职协理员人社服务全覆盖
“这支劳保协理员队伍很年轻,平均年龄32.8岁,高中以上文化占到85%以上,都能熟练操作电脑。”县人社局规划与社保基金监督股股长邱忠利介绍,“协理员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对我县建成全县统筹、标准统一、智慧融通、方便快捷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打下了基础。”
早在2014年,泸县就下发了相关文件,要求全县所有村(社区)必须配备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目前,全县301个村(社区)共配备劳保协理员304名,保证每个村(社区)都有至少1名劳保协理员。
为解决劳保协理员待遇低、队伍不稳定问题,县上2016年将劳保协理员待遇调整为农村每月1200元、社区每月1800元。劳保协理员参照村(社区)干部标准补贴购买社会保险。今年7月起,又把劳保协理员纳入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管理范畴,考核标准比照村(社区)文书,按人均400元/月执行,劳保协理员基本报酬、参加社会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绩效考核经费由县、镇(街道)财政各承担50%,让劳保协理员待遇有保障,事业有干头。
管理规范化群众满意度上升
“我们坚持把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强化监督贯穿于基层人社工作始终,管好、用好协理员这支队伍。”县人社局局长罗晓玲说。
今年,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县人社局将26项人社业务下延到镇(街道),镇(街道)也分别有16项、22项业务下延到村、社区,这对基层人社平台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县财政拿出15万元专项经费,共组织了基层平台业务培训40余次,培训800余人次。
今年,泸县将劳保协理员正式纳入村(社区)干部序列进行管理和考核后,定期对协理员的政策法规水平、业务技能、服务意识、日常考勤等四个方面进行测评。鼓励培养工作能力突出的协理员进入村(社区)“两委”工作。3年来,全县共有95名劳保协理员进入村(社区)“两委”任职。
人社业务下沉,职责权限下放,服务窗口进一步前移,方便了办事群众。泸县群众正逐步实现 “参保缴费不出村、待遇领取在家门”的梦想。
新闻推荐
专家学者龙城论剑 名校精英群雄逐鹿 泸县二中承办“2018年高考核心素养暨科学备考高峰论坛”
泸县二中校长张连奇在论坛上作《教育,度的N次元》专题发言。清华大学授予泸县二中“清华大学2017年生源中学”称号。■殷涌本报记者唐维扬摄影报道11月9日至10日,“2018年高考核心素养暨科学备考高...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