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煜璐
平坦干净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产业发展态势蒸蒸日上,宽敞明亮的楼房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文化院坝让村民休闲时充满了欢声笑语……今年以来,泸县兆雅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进石龙村、型家村“四好新村”建设,如今,走进石龙村和型家村,一幅幸福和谐、富足安逸的画卷跃然眼前。
着力改善住房条件
“房子变漂亮了,周围的环境也变好了,村民爱护环境的自觉性也提高了。”石龙村党支部书记李福奎感叹说。为切实改善村民住房条件,兆雅镇一方面完成了石龙村金家湾聚居点、型家村沙坪新村聚居点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帮助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解决住房问题。
“盼了那么多年,总算盼来新房子住了,还是党的政策好啊。”型家村村民刘树华坐在新建的房子面前说,以前他的房屋属于D级危房,住在里面总是提心吊胆。
据了解,兆雅镇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领导组,联合各村、各相关部门,层层落实责任,确定专人对农村危房改造进行全程跟踪管理,确保对象核实无误、资金管理规范、工程进展顺利。
着力发展产业经济
为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兆雅镇着力发展产业经济,一方面通过“社社通”、囤水田等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鼓励种养大户发展壮大。
“今年,镇上划拨了2万元到各村集体经济公司账户,作为村集体经济的启动资金,同时通过宅基地有偿退出,石龙、型家村土地退出复垦达到140余亩,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盘子\’。”兆雅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培育型家村的产业基础,提高村民的致富信心,兆雅镇出台型家村产业扶持政策,针对型家村贫困户及养殖大户进行种植养殖补贴。兆雅镇扶贫办主任介绍说:“这个政策主要针对型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发展产业意愿的贫困户和其他养殖大户,采取事前申请、事后以出售时的数量为准进行补助,一户一年最高补助3000元,这样一来极大地鼓舞了村民的种养积极性。”
石龙村在探索现代农业过程中,着力推进家庭农场经济。目前,石龙村的柏权家庭农场、官勤家庭农场、程鹏家庭农场、雅龙水稻专合社、清泉家庭农场等不断发展壮大,为石龙村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成立于2014年的程鹏家庭农场是石龙村家庭农场的代表之一,目前经营规模达到248亩,带动村民就业20余人。该农场推行观光采摘、认养,农商对接等销售模式,开园仅两年,便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农场主彭玉芳介绍:“我们园子主要种的是葡萄和生态鱼,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生态这一块,种出来的东西是天然的。”
着力改进思想作风
“养成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在细节中潜移默化地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现在村里在显要位置和人员密集处张贴了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越来越多村民都自觉扔垃圾,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石龙村支书李福奎介绍道。
为了让村民普遍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兆雅镇一方面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教育活动的开展,强化党员的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比、学、赶、超”评选“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等活动,表扬先进,树立标杆,营造人人学先进、人人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
翻开石龙村红白喜事管理台账,笔者发现,每件红白喜事都进行了详细登记,包括桌席数量、礼金等内容。石龙村副主任毛永梅说:“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红白喜事理事会,同时大力宣传简办红白喜事,宣扬少送礼金,让四礼新风走进千家万户。”
新闻推荐
■赵煜璐摄影报道近日,泸县群团“助力扶贫、走进型家”项目为兆雅镇型家村贫困户发放帮扶物资,助力脱贫攻坚。据悉,龙城义工驻村工作人员和型家村村委对型家村贫困户进行走访调查,因地制宜制定了帮扶...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