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霞 本报记者 刘墨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早在上世纪70年代便已设立,近几年更是长足发展,拥有国内一流的检测设备、技术力量雄厚的医生团队,还有数项国内领先的技术创新与突破,让泸州市及周边的患者可就近享受到优质的核医学诊疗。
核医学造福患者
家住合江县的32岁的小文是一名跑步爱好者,半年前出现不知原因的膝关节疼痛。最初是偶尔疼一下,休息一会儿就能缓解。但是后来疼痛的时间越来越长,半年后,小文只能依靠轮椅出行。为了治疗腿疼,小文与父母辗转各地,到上海、成都、重庆等地各大医院检查,均未发现病因。小文因此出现了抑郁的症状,心急的父母最后将她送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核医学科进行三维骨扫描,由核医学科医生处理进行“骨骼3D SPECT/CT 融合显像”,小文的病因终于找到了,原来因为小文长期进行大量锻炼,造成了膝关节裂缝,而这些裂缝过于细小,用常规的检测设备无法察觉。通过核医学检测,它们才终于“露出原形”。
“‘骨骼3D SPECT/CT 融合显像’是核医学显像技术之一,它将核医学检测与CT影像相结合,形成直观的三维影像,患者所有病变部位一览无遗,可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病情。在国内我们也是最先开展这项技术的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跃教授说。
核医学的“神奇”之处远不止于此。在肿瘤诊疗中,核医学可早期诊断恶性肿瘤,比如,乳腺癌、肺癌、直肠结肠癌等,鉴别良性、恶性肿瘤组织;探查癌细胞是否扩散;明确肿瘤治疗后是否复发;监测肿瘤治疗是否有效果。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通过正电子扫描心肌的葡萄糖代谢和血流灌注情况,判定心肌的存活性,是目前临床判定心肌存活性的“金”标准。在神经精神疾病诊疗中,可研究人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可进行癫痫定位、脑肿瘤、痴呆的诊断等。
人才汇聚硕果累累
2018年1月20日,西南医科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共同签署了“核医学研发转化中心组建与合作协议”,将通过军民融合,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77Lu标记药物临床应用。“这意味着,将扭转目前核药物依赖进口的局面,降低检测费用,造福患者。”陈跃说。
陈跃带领的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团队,凭借扎实的临床、科研工作能力,在国内核医学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多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陈跃于去年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科室是四川省核医学与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医学会第七届核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核医学科医疗质量中心挂靠单位,已连续3年荣获最佳区域专科(核医学)排行榜西南区第二名,吸引着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宁夏医科大学,以及成都、重庆、海南、贵州、云南等地各大医院的优秀人才前来合作开展课题开发、研究或者进修学习。科室还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奖”、“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最多科室奖”、“复旦大学专科声誉排行榜进榜奖”,以及医院“优秀新技术奖第一名”、“综合管理奖一等奖”、“发表影响因子5分以上文章通讯作者奖”(陈跃)、“科研绩效优秀个人第一名”(陈跃)七项大奖。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玮)近日,合江县凤鸣镇采取“开展一次谈话提醒、签订一次廉洁承诺书、召开一次正风肃纪工作会、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开展一轮集中督查、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六项措施,提前给镇村党员干部打好廉...
合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