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榕山镇回洞桥村易地扶贫聚居点 (泸州日报记者 牟科 摄)
区县成就篇
随着脱贫攻坚的步伐不断加快,很多贫困户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愿望逐步实现。脱贫攻坚正改变着泸州市合江县的贫困乡村:一栋栋新楼、一条条水泥路、随处可见的现代化农业基地,让合江县的贫困乡村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这些改变,源于合江县各级党委政府一往无前、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合江县把***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来把握,作为转化资源禀赋的载体来推进,创新扶贫模式,突出产业发展,建设美丽新村,脱贫攻坚工作成为合江县响当当的头号工程、民生工程。2017年,合江县的脱贫攻坚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曾刚
综述
脱贫攻坚 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合江县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发展一片产业、脱贫一方百姓、带动一方发展”为目标,依托荔枝、真龙柚、金钗石斛三大特色产业,在64个贫困村实施1个脱贫奔康产业园、1个温氏家庭合作农场、1个扶贫车间的“三个一”工程,辐射带动周边非贫困村,实现了“村村有脱贫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
2017年,合江县三大特色产业实现综合收入17.5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860元。同时,通过创新基金“三变三带”模式,让“小基金发挥大作为”,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就业,是帮助贫困户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合江县依托四川三河学院开设扶贫专班,开展订单式培训,贫困群众通过培训就业一批;以泸州国家高新区生态工业园为平台,实施金田纸业、华艺陶瓷等9个工业产业扶贫项目,同步建立就业扶贫基地,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依托驻外商会和县内行业商会,建立商会劳务平台,收集劳务信息,带动1.9万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一批。
合江县统筹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地灾避险、扶贫危改等4种类型农户22796户,按照“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原则,同步推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住房安全建设,圆了百姓“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梦想。
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合江县的贫困户基本实现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脱贫奔小康的梦想。
亮点
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朱华贵家的农家乐算得上是合江县脱贫攻坚的一个亮点。
在外务工多年的朱华贵回乡后,想在村里办一个农家乐。他的想法得到了村里的支持,村里积极帮他规划,尽量搞出特色。
很快,朱华贵的梦想就变成了现实。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借款产业扶持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再加上他自己的全部积蓄,朱家小院开张了,他成了村里农家乐的带头人,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我在店里刻上了‘永铭党恩\’这几个字,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党和国家的扶贫好政策。”朱华贵说。
以产业为引领,助力村民实现永久脱贫,这是合江县大多数贫困村的主要手段。
榕山镇回洞桥村一方面狠抓短期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集团带模式、带技术、带市场,25户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入股该项目,实现资金变资产、资产变收益、收益变基金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狠抓长期产业,保障持续稳定增收。实施“动员百户人家、流转千块良田、建设万亩果园”的“百千万”带动工程,引进中国最大的水果全产业链企业——联想佳沃公司发展优质晚熟柑橘产业,辐射周边7个村发展柑橘产业1万亩,目前已建成1000亩核心示范园和400亩村集体经济果园。
村里的产业投产后,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农作物间种和入股分红的方式实现土地收益、务工收益、间种收益和分红收益“四重叠加”,每年人均可增收5586元,村集体收益200-400万元。此外,回洞桥村还将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农户发展10户农家乐。
现场一
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
按照“基金+村集体公司+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将有限的基金集聚起来,创办扶贫车间,作为村集体资产。通过自主经营、联合经营等方式,向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贫困群众照顾家庭和务工挣钱两不误,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榕山镇回洞桥村用8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建设扶贫车间,由村集体公司经营管理,引进祥和茂制衣公司创办制衣厂,制衣厂每年支付3万元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向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50个,人均月收入可达2000元。
在制衣厂生产线上,回洞桥村一社的吴大英正忙着手中的“针线活”,缝纫机“嗒嗒”不停。吴大英说,以前在山上的老家居住,每年喂几只鸡、几只羊,不成规模。牲口不生病,一年能挣3000元左右,遇到大病小灾的,一年下来还要欠账。自从搬到安置点居住后,到制衣厂上班,保底工资1600元,按照计件提成,多劳多得,一个月有2000多元,既能照顾家里,又提高了生活水平。
现场二
这辈子最难忘的一次搬家
走进李雪松的新家,看到他正弯腰捡起地上的烟头,屋里的桌子板凳摆放得整洁有序,卧室里的床铺整理得干干净净。要不是外面有一块“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牌子,根本不知道他家原来是贫困户。
李雪松说,他家原来住在尧坝镇鼓楼山村的大山里,一家六口人,一年忙到头只能勉强度日。“一年养一头猪拿去镇上卖,要两个人费力抬着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孙子上学、放学‘两头不见亮\’;儿子外出打零工,除去房租、车费,一年下来所剩无几。”
2017年11月,李雪松拿到了位于尧坝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示范点新房的钥匙。从山上搬到山下的新家,李雪松兴奋了好几天。“那一天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日子,全家都忙着搬东西,大件的用小货车拉,小件的自己搬了四五趟。”说起搬家,李雪松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尧坝镇的农村大多是山高路远、条件艰苦,想要改变山上的居住条件很难。尧坝镇副镇长曾红说,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示范点建成后,尧坝镇三个贫困村及其他村的贫困户等64户254人已经拿到钥匙,陆续搬迁入住。
尧坝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示范点是尧坝古镇扶贫旅游开发项目的第一期工程,采用“扶贫+文化”的理念打造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示范点和特色旅游小镇,让贫困户搬进来还能住得下,实现易地搬迁户“一人就业就能养活一家人”的目标。
2017年,合江县预算安排资金53611.39万元,预算下达资金75417.51万元,占比140.67%;实际拨付资金74476.15万元,占预算安排资金138.92%,占预算下达资金98.67%,各项民生工程都落在实处。
数
说
脱贫攻坚成效
就业促进
工程
截至2017年12月8日,城乡就业人数167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6%,劳动品牌技能培训1593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10%。
扶贫解困 工程
借助“脱贫攻坚”,帮扶贫穷困难群众37177人。
教育助学 工程
8所学校开工建设268套9800平方米的教师周转房;减免家庭幼儿保缴费0.45万人;10.72万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免费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对1.1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1115万元;中职学校招新生4761名,免除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学费2300人;营养改善计划惠及8.45万名农村学生。
社会保障 工程
建成16个社区日照中心,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8.3%,补贴重度残疾12742人,促进“老有所养”。
医疗卫生 工程
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98.27%。
百姓安居 工程
完成了城市棚户区改造1032户,全面超额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821户,发放租赁住房补贴942户。
民生基础 设施工程
完成69公里县、乡、村道改造,建成一座“渡改桥”,解决了脱贫人口饮水安全问题4052人。
生态环境 工程
管护国有林14.50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0.45万亩,补偿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83.74万亩。
文化体育 工程
袁为连/制图
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各1个,建成27个乡镇文化站,新建村级农民体育健身设施15个,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408场,完成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13014户。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周雪梅2017年岁末,记者在与不少合江人交谈,或翻阅微信朋友圈时,发现他们在2017年的收获各异:有的人脱贫了,有的人搬新家了,有的人享受上了就近免费就医,有的人回乡上班却拿上了和沿海打工时一...
合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