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合江县望龙镇在厦门成立流动党支部——
3月15日,合江县望龙镇厦门流动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专门讨论研究发展一名新党员的问题。
望龙镇每年在厦门打工的人数超过1000人,其中不乏党员,最多时有30多名流动党员。人员的流动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难题。望龙镇党委创新组织管理方式,在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厦门建立了流动党支部,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农民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李镠 郑瑞群 杨阳 本报记者 孔芒
流动党员找到“新娘家”
2008年3月,望龙镇党委通过摸底调查后,召集了该镇在厦门务工的9名党员,建立了厦门流动党支部,考察任命了热心党建工作的李华忠担任支部书记,使远离家乡的流动党员找到了“新娘家”。
镇党委主动与流动支部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支部书记杨梦刚进行衔接,双方就如何开展合作,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进行了研讨,达成了共管共建的一致意见。流动党支部定期邀请当地党支部支委指导工作,也积极参加当地党支部支委开展的各类活动。
一个健康有序的党支部如同人体,须有持续的“造血功能”。厦门流动党支部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开展“双培养”活动,让流动党员与务工能人结对,把务工能人培养成党员,把流动党员培养成务工能人。四年多来,培养发展了11名党员。
望龙镇党委积极筹措资金,定期为厦门流动党支部寄送学习资料和工作活动经费,并建立了服务平台,及时收集党员、务工人员动态信息。到目前已先后筹措资金达1.3万元。
遇到麻烦事都去找支部
流动党支部在“管”好党员的同时,帮助务工人员排忧解困、就业创业。支部成立以来,为流动党员解决劳务纠纷7起,农民工再就业培训12人次,劳务输出17人次。
45岁的李华忠是望龙镇永定村7组村民,1990年到厦门打工。二十年来他经常帮助务工群众处理麻烦事,久而久之便成了处理麻烦事的“高手”。厦门流动党支部成立以后,在厦门打工人员说:“有啥子困难,就去找流动党支部。”这让身为支书的他非常自豪。
2008年12月,望龙镇永定村村民张世海在厦门与人发生纠纷被打伤,身无分文的他感到万般无助。李支书组织支部党员和先进积极分子为他捐款2500元,并以支部的名义与医院领导协商,医院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并给予较好的医治。
厦门流动支部成立以来,留下了一串串红色的脚印。支部活动每年开展四次以上,李支书精心组织党员学习理论,开展安全作业、计划生育、农民工维权、禁毒等知识教育,带领支部成员深入到工厂、工地一线参观学习。广泛发动流动党员带头参与扶贫帮困、助残募捐、支教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四年多来,该支部流动党员累计向贫困户、残疾人等捐资捐物2000多元,涌现一批优秀的流动党员。
目前,该支部有正式党员17人,入党积极分子20名,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云飞孔芒泸州日报记者吴良春【背景】7月23日,长江泸州段水位迅猛上涨,达19.62米,超过警戒水位达44小时,为1948年以来最高值。泸州主城区街道淹没4.77平方公里,城区沿江地带淹没普遍水深达...
合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