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县大村镇
◎ 周双远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泸州市古蔺县大村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潺潺流水诉说为民情怀
“满目稻禾绿油油,一望心舒画意稠。洪水猛兽今已伏,惠民实绩喜心头。数年治水是与非,昔日洪涝一流归。重筑河堤香故里,黎庶心中有丰碑。”这首《游大村河堤感怀》是古蔺县大村镇社区居民姚代平老人在大村河坝散步后写下的,充分表达了大村河坝治理后群众的心声。
“以前每年下暴雨,我们都去守河坝,顺着河道隔一段守两个人。”镇上的干部说,河坝未治理前,遇到汛期,庄稼被淹,部分学生无法上学,村民被困家中。然而,2019年治理后的大村河坝,不仅成为水旱从人、沃野百亩的保收宝地,更是闲暇时朋友散步、情侣约会、闺蜜拍照打卡的好去处。
2019年,大村镇规划治理大村河,镇纪委书记负责牵头,抽调镇上精锐力量成立了河坝治理专班,对河道治理占地、村民搬迁安置等进行协调,投入资金3678.69万元,仅用一年时间,一条高7米、宽7米的河道建成,群众感叹“速度真快,以后遇到洪水再也不怕了”。
盏盏路灯照亮为民初心
“以前一到冬天,晚上七八点就基本没人了,现在安装了路灯,小场镇有点城市的模样了,大家出行方便了,逛街散步的人也多了起来。”社区居民王琴说。
为解决群众身边的隐患,建设平安、和谐的大村,今年上半年,大村镇集中开展场镇亮化工程,针对居民反映突出的有路无灯路段进行梳理摸排和实地勘察,制定安装计划,有序推进场镇路灯安装,投入30万元,前后共安装路灯500余个,覆盖里程约5公里。
一盏盏、一串串、一簇簇缤纷的射灯、路灯光源交相辉映,街上人来人往,夜幕下的大村小镇,上演着一幅大村的“清明上河图”。
条条小道写着为民使命
“现在扔垃圾真方便,街上也干净了,感觉路都变宽了。”水果摊摊主一边摆摊一边与同伴闲聊着。“方便”“干净”来源于一年来大村环境卫生强有力的治理。
以前,垃圾收集起来找不到地方丢,渐渐地,场镇的边边角角等不醒目的地方,就成了垃圾的藏身之所。为了彻底改变“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的现状,打造宜居小镇,大村镇探索实施垃圾清运机制,提升垃圾处理能力。
大村镇按照“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在社区建造垃圾库4个,配发垃圾清运三轮车3辆,增设垃圾桶31个,住户每日定时定点扔垃圾,社区负责用三轮垃圾运输车将农户不可回收的垃圾收集后运输至高台位垃圾库,镇级每日8时将垃圾转运至高山村垃圾压缩中转站压缩处理,实现垃圾日产日清。
同时,综合行政执法队对场镇秩序、卫生等进行常态化检查,不定期联合辖区内学校开展志愿活动,对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知识进行宣传,设置15个公益性岗位,每日进行“保健”。今年已联合大村中学、小学、职高开展志愿活动4次、全场镇大扫除2次,清理垃圾800余吨,群众卫生习惯逐渐养成,场镇环境、秩序得到较好保持。
如今,大村镇在13个村(社区)建成村级高台位垃圾库11座,配发村级垃圾清运三轮运输车14辆,垃圾压缩中转车1辆,“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建立并有效运转,环境卫生治理写入各村(社区)村规民约,文明倒垃圾、保护环境成为人们自觉地行为。各村(社区)根据村民小组数成立了一支6-15人不等的保洁队伍,定人定岗定期对辖区卫生进行打扫,保持良好村容村貌。
下一步,大村镇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写好垃圾处理、垃圾分类这篇大文章,不断给群众创造宜居环境,朝着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好愿景迈步前行。
新闻推荐
发展“三色经济” 建设便捷古蔺 向建 成西部百强县进发 访古蔺县委书记任晓波
古蔺县城品质不断提升。牟科摄郎酒龙盘湾基地技改项目。牟科摄初冬的古蔺,寒气袭人,但县内各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却是一片热...
古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古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