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村葡萄产业园区。记者徐勤勇 摄
“小药箱”。记者 彭方均 摄
青花瓷盘。记者 彭方均 摄
中乐村猕猴桃产业园。记者 徐勤勇 摄
高山村葡萄产业园。记者 张若涵 摄
泸州日报社全媒体采访组昨日抵达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时经过的古蔺县大村镇袁为连/制图
今年69岁的古蔺县大村镇村民彭文仲是一名“红二代”,他的外公、父亲、伯父皆是红军。
1916年,彭文仲的父亲彭光友出生在江西省宁都县,因受其哥哥影响,13岁就加入了红军。“红军长征时,父亲是红一军团一个班的班长。”彭文仲说,青杠坡战斗异常惨烈,父亲班里的战友都牺牲了,父亲也受了重伤。在红军二渡赤水经过大村镇时,部队将他留在了当地养伤。“父亲告诉我,当时指导员把他托付给了住在肖家房子里的徐国峰,并给了徐国峰4块大洋,让他把父亲的伤养好”。
红军走后,彭光友养伤的日子过得并不太平,因为国民党经常四处搜查留下来的红军伤员,他不得不东躲西藏。彭文仲说,当时街上搜查得特别严,徐国峰为了保护父亲的安全,把他背到了街对面山上的李恒兴家去躲藏。“李恒兴一家对我的父亲极好,在国民党查得最严的时候,他每天吃完早饭就把我的父亲背到山洞里躲藏,他的老母亲还装着打猪草给我的父亲送药、送饭。”
时隔半个月,红军再次来到大村,彭光友想跟着大部队走,但因为走不得路,被部队留下来继续养伤。彭文仲说,部队走后,父亲继续待在李恒兴家养伤。一年后,父亲康复,便在李家当起了长工。“后来,父亲常去苏家坝帮工,在苏家坝地下党支部书记李相江的引导下,参加了地下斗争。”
“四渡赤水”期间,彭文仲的父亲被迫留在了大村,彭文仲的外公李洪开却参加红军离开了家乡。“听外婆说,那天外公正在地里干活,王星动员外公一起去参军,外公当时镰刀一丢就跟着去了。”彭文仲说,外公这一走,就再也没有消息,“听说是牺牲了,但是没有找到他的遗体”。彭文仲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大村镇政府在大村镇中学下面为外公修了烈士墓。
外公、父亲勇于拼搏奋斗的红军长征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彭文仲。成年后,他在村里当了20年的村干部,默默为村里做了不少好事,这让他很自豪。不过,让他更自豪的是,现在大村变得更美更好了。“这些年变化太大了,不仅路修到了村组,居民吃穿不愁,还建起了各种产业园带领村民致富增收。”彭文仲说。
红军经过大村,留下“念想”与“希望”
1935年3月21日,红三军团在太平渡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后,红五军团从赞营台(现赞台)出发,经改路沟、高炉、桑木坝、回峰坳抵达大村宿营,等待红九军团到达。因为在大村停留的时间较长,红军和村民们接触较多,即便是过去了80多年,村民们说起当年红军经过大村的故事,依旧是记忆犹新,仿佛一切就在昨天一样。
为了一句承诺 他们保管“小药箱”86年
在大村镇赞台村改路沟(小地名)穆正阳家门口,留着一块大坝子,即便是当年翻修老屋时,母亲也坚持要留住这块坝子,因为当年一拨一拨的红军从家门口经过,过了整整五天五夜,都是在这块坝子里修整。而对于穆家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红军卫生员临走时留下的“小药箱”。86年过去了,“小药箱”早已成了穆家的传家宝。
穆正阳今年81岁,当年红军从家门口经过时,他还没有出生,所有关于红军的故事都是他母亲祁承珍告诉他的。“我母亲当时40岁,我大哥有十一二岁。红军在东边设了伙房,经过这里的红军就在我家门口坝子修整,吃了东西继续走。”
穆正阳的母亲和哥哥去帮助红军舂米,红军非常感激他们。一位卫生员在离开时,发现“小药箱”的外壳坏了,没法再背走,于是就把药箱留在了祁承珍家。
“他对我母亲说,你把这个药箱好好保管着,以后肯定会有人来找,你要相信共产党是长久的天下。”穆正阳说,母亲临终前叮嘱自己一定要好好保管“小药箱”,如果有一天有人来找就给他,如果没人找就当红军留下的“念想”。
青花瓷盘背后
有一个红军还粮的故事
“听父亲说,红军长征经过杨叉树(小地名)时,在我家住了一夜。”大村镇赞台村村民王化春说,父亲王良成曾给他讲过当年红军的故事。
那一年,村民听说有扛枪的部队要来,都赶着牛羊躲到大山里去了,他们家也走空了。但第二天一早,70多岁的父亲担心家里又折了回来。父亲发现红军在自己家里住了一晚,还做了饭,把家里原本不多的粮食都吃光了。
可能是看出了父亲的担忧,一名战士告诉他,红军从不白吃“甘人”(穷人)家的粮,很快就让人送了“两斗腔”的毛粮,就是谷子,比自家原来的粮食还要多。临别前,红军为表感谢,还拿了一只青花瓷盘、一对瓷杯、一对玉镯送给父亲。
王化春说,后来,玉镯被大姐拿去换钱建了房,两对瓷杯被乡亲们借来借去遗失了,如今家里只剩下青花瓷盘。
王化春今年74岁,青花瓷盘在他家保存了几十年,家里人舍不得用,甚至舍不得拿出来给人看。看到瓷盘就会想起这段红军还粮的往事,王化春就会跟人讲:“不拿穷人一针一线的红军,都是好样的!”
红军赠送钢笔
只为鼓励村娃用心念书
大村镇新场村村民李恩荣今年76岁,是村里同年龄中为数不多读过初中的。他还记得家里那支黄色钢笔,笔身像玻璃一样透明,上面还有螺纹,笔尖是金色的。父亲李克林在世前,这支钢笔一直带在身边,每次拿出来用都会告诉家人红军鼓励他要多读书的故事。
红军从家门口经过那年,李克林才10岁。
“两个红军战士到我家问路,就顺便考了父亲几道算术题,没想到父亲都能答上来。红军战士表扬父亲,说这个娃娃很聪明,以后一定要好好念书,随后就从包里掏出一支钢笔送给他。”李恩荣说,红军战士还对父亲说,这支钢笔是打日本鬼子的战利品,要他好好保存。
李恩荣说,之所以能答对算术题,是因为当时和父亲同龄的孩子大多念的是旧学,而父亲上的是新学堂。正是有了红军战士的鼓励,后来父亲非常注重教育,家里四代人出了不少大学生,也有不少留在了教育战线当老师。
李恩荣回忆说,父亲去世后,有一次在他收拾房子时不慎把钢笔弄丢了,“要是父亲在,不知道要发多大的脾气”。
大村镇:
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铺展
眼下,正值葡萄挂果的时节。5月19日,记者走进古蔺县大村镇高山村的千亩葡萄园区。一排排葡萄架映入眼帘,满眼绿色,园区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忙着为葡萄进行修枝、疏果。“我们栽种有小辣椒、金手指、阳光玫瑰、酿酒一号等名贵品种,售价高的近200元一斤。”葡萄园区业主陈旭说。
近年来,古蔺县大村镇紧紧围绕东西部扶贫协作特色农业产业带进行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通过发展种植和养殖业,提高产业扶贫水平,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导村民依靠发展产业实现增收。“产业的发展,让‘外出务工族’和‘就业困难族’在家门口成了‘稳定上班族’,加快了推动乡村振兴的步伐。”古蔺县大村镇党委书记李波说。
产业新转型:“荒山”变“金山”
5月19日,两位来自重庆的游客在高山村葡萄园区里拍照。他们说,自己曾在高山村插队当知青,前些年常回来看看,去年因为疫情没回来,今年回来没想到村里变得这么漂亮了,他们要向朋友们推荐大村。
对此,陈旭很感慨:“园区面积大,资金投入也大,幸亏政府帮忙争取到了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不然生产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无法完成,也无法形成今天的规模。”
2016年,陈旭在高山村流转1000亩土地,走上了规模化种植葡萄之路。如今,葡萄园按“两园两区”(即“精品葡萄园”“观光果园”“葡萄酒酿造体验品鉴区”“河流峡谷户外运动体验区”)进行打造。
记者看到,景区步游道、景观隧道、葡萄酒加工储藏及体验展示车间、综合休闲接待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2019年投产,目前葡萄年产量8万斤左右,年产值达200多万元。”陈旭介绍,园区葡萄还未成熟时,他就已经接到了来自重庆、贵州等地的订购电话。同时,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就业、固定分红等形式,已带动100多户脱贫户实现增收。
大村镇依托特色农业基础,积极“嫁接”适合产业,推进串点连线成片,扶持发展有龙头企业带动、有村资公司或专合社参与、有利益联结机制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高效带动脱贫户增收。
就业新出路:“农户”变“工人”
“在家门口上班挣钱,这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看着眼前1200亩的猕猴桃基地,想着村民们不用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中乐村党支部书记胡思刚感慨不已。
中乐村猕猴桃产业园区2018年开始建设,目前园区种植猕猴桃1200余亩,已经进入试挂果阶段,预计2022年投产。
“我家就在猕猴桃产业园区附近,有时间就来产业园务工,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收入稳定有保障。”中乐村一组村民邓大秀说,她和丈夫2018年在园区务工,几年来,除草、施肥、剪枝、授粉……每道工序都很熟练。“去年,我和丈夫在园区务工的收入一共有10多万元。除了在园区务工外,园区启动的时候,我们家还流转了3亩多土地”。
邓大秀说,去年,她在园区里套种了100多亩蔬菜,有莲花白、辣椒、茄子等。“蔬菜套种也挣了10多万元,一年下来收入很可观,小日子越过越红火。”说起近几年家乡和家里的变化,邓大秀滔滔不绝,“以前我和丈夫在外地打工,一年收入也有10多万元,却不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现在家门口建起了产业园区,出门就到了上班的地方,我也成了地道的‘上班族’。”
据猕猴桃产业园区负责人胡杰勇介绍,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在三年培育期内,猕猴桃园区以蔬菜套种的形式,确保附近群众有地方务工,还可通过卖蔬菜的方式获得利润。现阶段基本每天可带动30人在园区务工,务工人员可实现人均年收入增加8000余元。2022年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量1200吨左右,年产值达2400万元左右。
播种新希望:“普通”变“特色”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目前,大村镇已栽种猕猴桃1.2万亩,同时配套四个规模养殖场,新配套建设肉牛养殖场2个,年出栏2万头规模养猪场1个,存栏量20万羽的蛋鸡养殖场1个,种养循环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格局基本形成。
美丽乡村入画来。李波告诉记者,今后大村镇将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始终把产业兴旺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种养循环、全产业链发展。”
◎ 泸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彭祖平孔芒张若涵彭方均杨理刘笃梅/文
新闻推荐
丹桂镇正丰村猕猴桃脱贫产业园。本报记者牟科摄“2007年以前,村里的姑娘都想往外嫁,村头的男娃儿不要想在村里面找到姑娘。...
古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