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泸州 今日泸县 今日合江 今日叙永 今日古蔺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今日古蔺 > 正文

探寻两地诗歌发展新动能

来源:四川日报 2020-08-31 05:37   https://www.yybnet.net/

成渝双城诗酒文化论坛举行

□本报记者 肖姗姗

8月30日,首个“成渝双城诗酒文化论坛”在泸州市古蔺县郎酒庄园拉开帷幕,张新泉、华万里等80余位诗人就成渝诗歌与酒文化、成渝诗歌在当代诗歌发展的作用等话题进行探讨。

谈及成渝两地诗人的队伍为何如此强大,鲁迅文学奖得主、在重庆生活的四川人傅天琳将原因归结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四季常青、土地肥沃,空气中都飘着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千年不散的诗歌气息。”诗人李钢直言,成渝两地诗人有很多诗篇留在了中国诗歌史上,两地的诗歌成就不分伯仲。成都有阵地——《星星》诗刊,而重庆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把不是诗人的人变成诗人,比如诗人尚仲敏、何房子,都是工科大学的。

诗人向以鲜、凸凹、山鸿、王顺彬、唐政、何房子等围绕“成渝诗歌的现代性和当代性介入”进行论述。王顺彬提出三种意识的介入,即时代意识、创新意识、审美意识。他认为,这三种意识的介入,对成渝两地诗人如何认识中国新诗对传统的传承与嬗变,中国新诗如何因时代的发展而撞击、重新整合,中国新诗如何在古今中外文化思潮交互中展现特色,有着非凡的作用。唐政则把关注点给了“90后”“00后”诗人,他觉得要总结当代性,就得多在“后浪”身上去寻找。“他们呈现出来的碎片化意象和碎片化审美,是很多人都不具备的。”

为何这次论坛,很多“90后”没来?诗人马嘶自问自答:“他们已跳出集体主义,个人化写作了。”马嘶坦言,在成渝两地,“80后”“90后”诗人其实写了很多诗歌,也一直在创作,如何将他们吸引过来,也是成渝诗歌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

青年评论家杨清发抛出问题:当诗人不如上世纪80年代那般光鲜,该何去何从?首先接招的诗人杨献平直言:“诗歌也好,散文也好,小说也好,这个年代它们并非孤立的,诗人不要把自己局限在诗歌里面,一定要在大的方面融合更多思想性、前瞻性。”

诗人金铃子说,无论什么时代,好诗的标准就是要“吹糠见米”。

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学东提出希冀:“在中国,诗歌的现代性是未完成的状态,我期待并相信,通过这次两地交融,能为完成诗歌的现代性,开出一代诗风!”

新闻推荐

古蔺:法院调研民营企业听取意见

本报讯(袁渊)今年6至7月,古蔺县法院先后深入四川省古鼎房地产公司、古蔺高乐皮具厂等多家企业,开展实地走访调研,推动法治...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平淡中的相守2020-08-27 17:31
评论:(探寻两地诗歌发展新动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