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利(武侯区)
2020年夏,我的父亲罗应良病逝。父亲正直勤勉,善良有爱,自律上进,用一言一行诠释着“责任感”的蕴涵,走过了平凡而璀璨的一生。
1935年冬天,父亲出生于四川省古蔺县太平镇太平村一个富裕家庭,他聪明伶俐,敏锐善学,童年时期受尽宠爱。然而十五六岁时,时世变化,命运陡转,父亲欢快悠游的少年时光戛然而止。爷爷离世,父亲带着缠了小脚不能做农活的奶奶,以及年幼的叔叔和姑姑,被迫搬出原来的大宅子,寄身于村口处搭建的一个窝棚,从此开始历尽艰难却始终坚韧向上的一生。
父亲22岁时,成为当地新成立的硫黄厂的一名工人,实现了从农民向工人的身份转变。3年后,父亲调到泸天化,再后来又调到七化建,随着建筑工程四处迁移,走了很多地方,见识了不同的人。这段经历使他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培养了长远考虑问题的能力和魄力。
父亲41岁时,从泸州市调回家乡古蔺县的农资公司,负责全县化肥采购。在物资紧俏的年代,化肥是受国家严格管控的农业物资,当时实行价格双轨制,很多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借机发了大财,当然也有一些人后来进了监狱。父亲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几十年,经受住了所有的诱惑,没有倒卖过一车化肥,没干过一件违法犯罪的事,国家批给古蔺的每一吨化肥,都一包不少地运回了家乡。父亲清清白白,廉洁奉公,连续20年当选为先进工作者。他不仅入了党,还当上了全县党代会的代表,这是父亲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由于时代大势的原因,父亲只在少年时代学了四书五经等“旧学”,没有读过多少“新学”,但重视教育的家风家训近乎成为他的一种执念。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读书条件,父亲在我们小学期间就想方设法地将我们从农村转至县城求学,为此使家里经济非常拮据,但父亲从未犹疑后悔。我是家中长子,当年学习条件不好,我高考失利,参军当了兵。在我服役期间,父亲给我写了很多封信,鼓励我不放弃学习。终于,我有机会参加部队的“高考”,实现了继续读书改变命运的梦想。后来我从边防局转业到省环保厅工作,在“5·12”地震后到什邡挂职担任副市长,积极投入灾后重建。二弟在工作后又继续读书获得博士学位,持续学习使他成为行业精英。我的两个小妹,一个博士毕业在高校任教,一个获得国内和国外两个硕士学位,在中央新闻单位工作。他们都通过持续读书这条路,为人生赢得精彩。
父亲从“旧时代”走来,却没有一丝重男轻女的痕迹,对女儿读书的要求,甚至比对儿子还严格,乃至于看见女儿在厨房做事,都要批评,催促其赶快去学习。前几年,罗家修族谱,按过去风俗,女性后辈不能进族谱,父亲明确告诉修谱的人,他的两个女儿必须进谱,否则就不要把他写进去。为此,延续多年的族谱规则被改写,女性们进入了族谱名录。
父亲与母亲一生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母亲难以忘记,当年父亲漂泊在外,定期寄回的一封封家书,不仅写满对她的爱与思念,更有十足的尊重、信赖和支持。母亲做事很有主见,也乐于助人,父亲从来都默默支持。我们在县城那个不足80平方米的房子里,收留过不止十个亲戚来我们家寄宿求学,房间狭小,人多吵闹,但父亲一直都支持妈妈的大度与善举。父母亲,给了我们一个虽贫穷但温馨,虽简陋但坚实,虽时常困顿但却始终蓬勃向上的家。
1997年,父亲从农资公司退休,几年后父母移居成都,随我和小妹一起生活。而今,父亲驾鹤而去。黯然销魂,唯别而已。古人云,夫孝者,继人之志,述人之事。我含泪告别我深爱的父亲,告别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一个令人尊敬的长者,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一个与命运抗争坚韧向上的勇士,一个风趣幽默乐于助人的老大爷,一个给家人和朋友带来无限爱和温暖的人。
世间沧桑,归于流水。生之艰难,化入凡尘。父亲一生极其平凡,却明亮如光,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永远照耀我们。
父亲,我爱您。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新闻推荐
6月17日,在刘强(前排右四)、杨林兴(前排右一)等市领导陪同下,宜宾市党政代表团在位于泸州国家高新区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泸...
古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古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