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梅
——早在2016年召开的古蔺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古蔺县就要求构建“亲”和“清”新型政商关系。2018年,更是打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组合拳”,从“三大活动”中将营商环境列入专题进行研究,赴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学习“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去年底召开的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努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市第一”的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
——古蔺县“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新成效,基本实现“一站式”“集中化”服务。创新推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今年以来已办结代办事项8267项,已启动“0证明城市”创建。
——古蔺县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切实放宽市场准入。通过办理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登记,帮助企业完成融资23.9亿元。积极实施创业促进政策,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90万元,促进创业就业2400人;扎实推进税制改革,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26亿元。
提供发展动能
创出8个月建厂新速度
古蔺高乐皮具有限公司是古蔺县的明星企业,从今年3月投产至今,仅8个月就生产背包、箱包100万余个,其中90%以上岀口非洲等地。11月8日,记者走进古蔺高乐皮具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埋头赶制订单,一派忙碌景象。
高乐皮具有限公司落户古蔺,创造了古蔺县建设新速度。公司泸州片区负责人周泽定介绍,公司是2018年7月签订入驻协议,今年3月投产运行,县上8个月就完成厂房建设并交付使用。在此期间,公司的大部分手续都由政府代办。
山高路远,该公司为何选择来大山里投资?周泽定说:“一是用工成本低;二是招引政策优厚,公司入驻县扶贫产业集中发展区的标准化厂房,享受到了用工补贴、厂房装修补贴、厂房免租等优惠政策;三是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保姆式”服务非常到位。”
“优化营商环境,是顺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必然选择。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唯有自觉将优化古蔺营商环境的使命,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古蔺县委书记李万忠告诉记者。古蔺地处川黔交界,是典型的盆周山区县,与沿海地区相比,无论区位条件还是产业基础都不占优势,如果在软环境上还不提升,发展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优化营商环境,也是立足古蔺县发展实际的必然选择。古蔺县拥有不可复制的酱酒资源、生态绿色的农特产品、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十分巨大。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全县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打通了制约古蔺发展硬件上的“最后一公里”。今年是古蔺县脱贫摘帽的决胜之年,但实现脱贫摘帽仅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后续发展的考验更加严峻。
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往哪里落。因此,古蔺县决定专项整治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作为全县开展主题教育的唯一“自选动作”,力求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切实为古蔺县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审视和自查过程中,古蔺县委发现,古蔺的发展除了受区位因素制约外,根本的原因在于有的干部不愿担当,有的部门仍存在惯性思维……行政审批方面,全县进驻大厅的行政审批事项,仅30%可在大厅独立完成审批,70%审批权限仍在原单位,明进暗不进。加之,办理流程公示公开不到位,导致前来办事人员不清楚办事流程和需要提供的资料,造成“多头跑”“来回跑”现象。(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川江都市报记者杨敏本报讯10月30日,四川省第三届工匠杯比赛落下帷幕,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泸州代表队获得优秀组织奖及制茶...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