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泸州 今日泸县 今日合江 今日叙永 今日古蔺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今日古蔺 > 正文

文化生活日趋丰富 幸福感在不断提升

来源:泸州日报 2019-10-23 09:00   https://www.yybnet.net/

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让文化演出现场气氛更加活跃。

群众文化旅游艺术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本报记者 曾念

市民杨开杰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行车途中喜欢听音乐和广播,平时也喜欢看电影。最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上映,杨开杰带上家人来到电影院观看,见证新中国越发繁荣富强。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年里,市民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电视、舞台剧、演唱会等各种文化生活方式不断丰富了市民生活;书店、阅览室、博物馆等不断建成,为市民提供了文化盛宴。泸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欣欣向荣,稳步发展。

公式 文化生活趋向多元看电视、电影等成常态

“以前家里穷买不起电视,哪家买了就去哪家看。”出生于1974年的古蔺人杨开杰,八九岁时第一次接触了电视机。那时,一个村没有几家人有电视机,晚上杨开杰喜欢约上几个小伙伴,跑到1公里外的村干部家看《霍元甲》。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一屋子人守着看,虽然画质不好,但大家看得很开心。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电视机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22岁时,杨开杰家里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他至今清晰记得是熊猫牌的,花了四五百元。那时电视机还需买一个“大铁锅”接收信号,需要上千元,人们少则两三家、多则十几家凑钱买“大铁锅”,但只能由一户人家掌管遥控器,意味着大家只能同时收看同一个台,不能随心所欲换台。后来,杨开杰家单独买了“大铁锅”。

慢慢地,黑白电视机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彩色电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逐渐出现,屏幕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功能越来越多。“大铁锅”变成了机顶盒、路由器等高科技产品。电视机已不是奢侈品,变成市民家中常备家电。

电视的发展只是市民文化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现在休闲方式太多了,看电视、电影等是生活的常态。”市民曾磊说,去年他去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看了林俊杰的演唱会,现场人山人海。今年,他准备去看周杰伦的演唱会。

近年来,市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从单一到多元化,变化的背后是整个城市的繁荣发展。如今,CMC华人影城、万达影城、太平洋国际影城等电影院遍布泸州城区,酷炫巨幕影厅上演各种科幻、悬疑、警匪等类型大片;《乌蒙山脊梁》《连心桥》等川剧轮番上演;想看明星的演唱会不再遥不可及……从过去的黑白电视机、收音机到如今多层次、多内涵的文化生活,群众文化生活发生了想不到的巨变。

公式 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市民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近日,记者在山岩脑社区阅览室看到,市民选好喜欢的书籍后安静享受阅读时间。阅览室内摆放着几个大书柜,并贴有书籍种类目录。

黄福珍是社区阅览室的常客,正好与新中国同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们的生活、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精神食粮。”黄福珍说。山岩脑社区阅览室创建于2003年,当时书籍只有近200本,现在已经发展到了3000余本。居民只需办理一张借书卡,就能刷卡、扫码借书,十分方便。

近年来,泸州市的村(社区)都开设了图书阅读室,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目前,江阳区148个村(社区)图书室实现了“一卡通”全覆盖。

除了社区阅览室,泸州市书店近几年蓬勃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华书店入驻川南。据新华文轩泸州购书中心副经理周晓辉介绍,那时候书店店面不大,多是卖画报与一些作家作品。当时物质生活紧张,读者还没有强烈的买书意识,只是在书店看想看的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类作家的作品以及歌星磁带等渐渐兴起。2003年以来,该书店经过改制升级,拓宽发展渠道,名家作品、教辅工具等一应俱全,服务质量配套提升,读者群体不断扩大。

此外,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开放,泸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建成文化(美术)馆1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3个、公共图书馆9个,图书馆图书总藏量接近164万册;已建成备案博物馆、陈列馆12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提升文化生活幸福感。

公式 注重精神层面享受 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升级

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逐渐形成,全国城市和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今,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市民不再满足于单调的文化生活,文化消费需求不断提档升级。日本漫画、美剧韩剧等被广泛接受,各种晚会、演唱会等令人目不暇接。现在,“互联网+文化”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市民用一部手机就能看新闻、读文章,随时随地掌握各类资讯,文化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泸州市致力于构建多来源、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推动文艺繁荣发展。通过举办群众文化旅游艺术活动,推出本土原创、本土演艺、反映本土等的作品千余部;举办“醉美泸州·百姓舞台”“激情广场大家乐”等群众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市民曾智说,以前的娱乐方式就是打扑克麻将、拉家常等,如今文化生活有了更多选择,人们生活越过越舒坦,越过越丰富。

今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泸州市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如“读经典·编短剧”大赛、泸州市第二十五届读好书故事演讲比赛、泸州市管弦乐团红色音乐会、非遗进校园“泸州河”川剧专场等。同时,区县系列文化活动同样丰富多彩。江阳区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古蔺县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法摄影展等,满足市民不断提升的文化生活需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泸州这座城市,正蓄势待发,健步奔向文化生活更加繁荣兴盛的美好未来。

新闻推荐

兰州你好,泸州有“礼”了! 2019泸州文化旅游暨城市宣传推介活动10月18日在兰州举行

10月18日,2019泸州文化旅游暨城市宣传推介活动在兰州市举行。在活动现场,泸州市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方式,向兰州市市民...

古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古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生活日趋丰富 幸福感在不断提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