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鼯鼠 徐挺/摄
◎ 钟旭娟 川江都市报记者 曾刚
前几天,一只长相奇特的小动物跑到泸州市古蔺县桂花镇田坝村的一片荷田里,被当地村民捉住并放生。经鉴定,这只小动物为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鼯鼠”,属于松鼠科鼯鼠类,俗名飞狐,是一种能滑翔飞行100多米的动物,在当地已销声匿迹20多年。
飞狐进村迷路 村民抓住放生
8月31日下午4时许,古蔺县桂花镇田坝村村民罗德秀正在村里的莲藕基地除草,突然,一只形似松鼠的动物从从荷叶间探出头来,把她吓了一跳。罗德秀发现,这只像大松鼠一样的家伙长相和体型秀美,发亮的黄褐色体毛格外漂亮。
她原以为这是一只黄鼠狼,大声喝斥几声准备把它吓走,可小家伙不但不为所动,还慢慢向罗德秀靠近,作出要攻击人的样子。看到这只不明身份的动物逐渐靠近,罗德秀赶紧呼喊附近村民过来看看。
同样在基地劳动的村民吴凤平最先赶到现场,他凑近一看,立即认出这只小动物并不是黄鼠狼,而是已经销声匿迹20多年的“飞狐”。吴凤平从地上捡了根树枝,走上前准备挑逗一下看它的反应。但这只飞狐并不惧陌生人,反而伸出锋利的爪子准备攻击。
确定是近年来比较罕见的飞狐之后,吴凤平不敢私自处理,赶紧打电话给村里,寻求处置办法。
不一会儿,村主任彭正军赶到现场,在拍照留存之后,赶紧打电话给镇上林业站上报村里发现飞狐的是事情。经林业专家再次证实,这确实是消失多年的飞狐。为了避免它被村里的其他动物伤害,林业站要求村里先把它捉起来,然后带到附近的山上放生。
围观的村民们帮忙找来舀鱼的网兜、装鸟的笼子,彭正军先用网兜把飞狐网住,然后在村民们的帮助下把它装进鸟笼里。
生态环境变好 “绝迹”动物复出
桂花镇政府和林业站工作人员赶到后确认,这只小家伙正是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鼯鼠” ,在民间被称做“飞猫”“飞狐”。
长期从事本地动植物分布研究的镇干部徐挺告诉记者,中华鼯鼠在古蔺县及周边地区早年出现较多,但前些年曾一度销声匿迹,2015年出现过一次。今年再次现身,与生态环境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到村里造访的这只中华鼯鼠体长70厘米、重1500克左右,尾巴比身体还长,面部为棕褐色,腹面还有零星的灰色毛发,脑袋酷似狐狸,爪牙尖利。
中华鼯鼠最为奇特的就是在前后肢之间长有宽而多毛的一块膜翼,当它爬到高处后,将四肢向体侧伸出展开飞膜,就能在空中向下滑翔。而且中华鼯鼠眼睛和瞳孔特大,可以感受微弱光线,适宜于夜间生活。
中华鼯鼠飞行的特点是只能从上往下飞,从下往上只能靠爬行。这个“不速之客”可能是在飞行途中误入荷田,因为这是村里最低矮的地方,落地之后,要回到山上只能靠爬行。而村里到处都是行人,猫狗也多,它不敢在白天出没,就干脆躲藏到荷田里,等待晚上“回家”。目前,小家伙已被带回山顶放生。
据了解,中华鼯鼠是国家公布的有重要经济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000米左右山坡森林地带或石灰岩隐蔽处。白天,鼯鼠常常蜷伏在树洞或地洞里,用头枕着尾巴睡觉,夜里才是它们出来活动和觅食的时间。它们单独活动,以果实、种子、嫩芽、嫩叶以及昆虫等为食。
专家分析认为,这种野生动物的出现与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密不可分。近年来古蔺县的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也为很多珍稀动物提供了适宜生长的栖息地,猴子、野猪等一些野生动物正在渐渐复出。
新闻推荐
时隔两年在北舞,天府少年再获金奖。凭借又一“非遗文化”原创系列舞蹈,列五学子连续两届在北京拿下“荷花少年”金奖。对非...
古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