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易君刘墨
人体器官捐献是蓝天下高尚的爱。近日,又一器官捐献者的名字,将被刻在泸州市南寿山墓园的博爱碑纪念园上。
“博爱碑纪念园”——思念的延续
5月6日,58岁的牟传福在龙马潭区小市中码头遭遇车祸。热心市民拨打了120并把他送进医院。与他相依为命的儿子牟建得知无法挽救父亲的生命后,经多方建议和思想斗争,他决定捐出父亲的肝脏和眼角膜。“能多救一个人,算是为社会做点贡献。”牟建说。12日凌晨,在四川省红十字会的见证下,牟传福的肝脏和眼角膜被成功摘取,多人由此得到救治。牟传福——这位器官捐赠者,他的名字将与之前的15位捐献者一样,永远刻在泸州南寿山博爱碑纪念园上。每年清明节前后,这里都要举行缅怀纪念活动,纪念这些器官捐献的大爱者,致敬那些实现他们心愿的家属以及所有的见证者。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与生命赛跑的“摆渡人”
牟建做出捐献父亲器官这一决定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的钟雅婷,深深体会到他的担心:“主要是担心长辈们不理解,会说他捐献父亲器官是不孝之举。”钟雅婷的另一个身份是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具备协调员资质。这次劝捐,是她持证上岗1年多来,第一次与病人家属达成一致。钟雅婷说:“劝捐的成功率极低,这次器官捐赠也不容易。”器官移植的最佳时间一般在24小时以内,因而器官“重生”的时间非常宝贵。钟雅婷从10日早上得知重症监护室有病人病情危重,且病人相关指标符合器官捐献的条件,便与病人家属接触;11日下午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钟雅婷与四川省红十字会取得联系;11日19时多,四川省红十字会传来找到匹配的受捐人的好消息;12日凌晨3点多,四川省红十字会以及相关专家抵达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连夜开展手术。一个多小时后,专家带着牟传福捐献的器官离开泸州,赶往受捐者身边。“让死者生命延续,让生者获得健康,我们器官捐献协调员就是这样与生命赛跑的‘摆渡人\’。”
当生命难以永恒,请留下一个选择
“我在ICU见过很多患者,包括一些年轻人,有的只能在等待匹配的移植器官中死去。”8年的护士工作经历,让钟雅婷比常人更能直观理解“器官捐献”的紧迫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影响着“潜在捐献者”的家属。此外,旁系亲属的舆论压力也左右一些“潜在捐献者”家属的意志。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器官捐赠的开展。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徐勇教授在“器官捐献,让爱延续”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活动上曾呼吁:“器官捐献可以对医学进步作出贡献。希望社会各界能多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器官捐献的重要意义。”2017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有3例患者进行了器官捐献。今年,到目前仅有1例器官捐献者。
市红十字会负责人建言:加强死亡教育,树立积极的死亡态度,探索完善对器官捐献者的激励和优惠政策,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才能推动器官捐献事业的长远发展。
泸州市人体器官捐献大事件
1、2010年,泸州市启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倡导公民在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能用的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
2、2012年,泸州市南寿山墓园管理处建成全省第一个专属纪念遗体器官捐献者的博爱碑纪念园。
3、2015年11月,泸州市迎来首例人体器官捐献者——33岁的古蔺县永乐镇的冷仕江,在浙江温州不幸身亡后,成功捐献肝脏1个、肾脏2个、眼角膜2只,救治了6名病人。
4、2018年5月6日,合江县佛荫镇村民牟传福在泸州遭遇车祸。12日凌晨,在四川省红十字会见证下,牟传福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捐献了肝脏和眼角膜,多人由此得到救治。
泸州市开展遗体器官捐献工作8年来,接收遗体捐献16例,器官捐献6例,眼角膜捐献24例。
新闻推荐
昨日泸州市普降阵雨,最高气温骤降10℃以上 今起三天早晚多雷雨
降雨让很多没带伞的市民出行受阻◎川江都市报记者许世智图据网络说好的降温降雨在昨日上午11时许抵达酒城,市民等待已久的...
古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