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牛皮茶独芽的收购价,连续四年高居全省前列,可多年来却未新增茶园——
农报眼
□本报记者 周金泉 张立峰
春茶飘香时节,趁着大好春光,四川省各地茶农纷纷抢摘鲜叶,茶园里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然而,记者4月9日在古蔺县调查发现,作为当地特色产业的牛皮茶,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独芽的收购价连续四年高居全省前三位,加工后的干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忧的是,高位见涨的收购价,未能刺激茶农的种植意愿,这意味着古蔺要大规模发展牛皮茶产业,任重道远。
前五年无产出茶农宁愿打工不愿种茶
古蔺牛皮茶是绿茶的一种,因其叶大且厚而得名,史上曾作为贡茶。通过努力,古蔺县牛皮茶近年已获有机产品认证和“古蔺牛皮茶”地理标志商标,品牌价格不断提升。
“2013年,我们接手时,全县牛皮茶就只有200亩标准示范园以及1500余亩零散茶园,零散茶园绝大多数因没有人管理,只见草不见树。”4月9日,泸州市健林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建林说,“之前,牛皮茶一直由县农业局组建的一个团队在做,但牛皮茶的选育和制作很麻烦,收购鲜叶又缺周转金,因此,牛皮茶产业一直不敢做大。于是我们才被招商引资过来。”
该公司的初衷是,通过示范带动周边茶农大力发展牛皮茶。为此,公司5年来相继建起了50亩牛皮茶繁育基地、新增300亩牛皮茶示范园,连续四年对茶农采摘交售的独芽按120—150元/斤的高价进行收购,积极进行SC认证,所制干茶每斤售价从一两百元至数千元,在重庆、成都等地供不应求。为了激励茶农种牛皮茶,公司还实行了免费提供茶苗的政策。
可是,种种利好都未对茶农产生足够诱惑。
丁建林一语道破天机:“毕竟,新发展茶园,前五年投工投劳都没有产出。因而,茶农不愿种茶。”
在古蔺县德耀镇双凤村,业主周天乐近年对牛皮茶独芽的收购价出到了120—150元/斤,但他抱怨当地农户都没有新增茶园。“牛皮茶要投入就要高标准投入,而1亩高标准茶园起码要投入七八千元,新茶园四五年以后才会有产出,在投产前,他们也找不到什么以短养长的办法。”周天乐说。
德耀镇双凤村四组村民张安伟说,原来四组是家家户户种牛皮茶,高峰时达到40户,现在只有10来户。“该组户均半亩牛皮茶,主要是采来自己喝。茶农们情愿把茶园流转出去,然后到茶园为业主打工,不担风险的情况下都要挣70—150元/天。张安伟本人也在为业主打工。 (下转02版)
牛皮茶的困局
一边是紧俏的市场
牛皮茶独芽收购价连续四年高居全省前三位,加工后的干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所制干茶每斤售价从一两百元至数千元,在重庆、成都等市供不应求。
一边是超高的投入
牛皮茶要投入就要高标准投入,而1亩高标准茶园起码要投入七八千元,新茶园四五年以后才会有产出,在投产前,也找不到什么以短养长的办法。
解决之道
通过“大园区+小业主”的模式,主动撬动社会资本,吸引更多农业公司对牛皮茶进行投入,提高标准化程度,同时搞农旅融合。
制图/瞿洋
新闻推荐
唐洁(左)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护家镇供图■本报记者刘林看似文静的唐洁,毕业于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自诩“女汉子”,字语话间那股坚韧与拼搏的精神让人印象深刻。这位1988年底出生的自贡女孩,大学毕业后...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