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简放鹏)“有了好的扶贫产业,但遭遇资金缺乏的‘瓶颈\’。”近日,古蔺县观文丫杈猪场负责人杨国芳告诉记者,该县观文镇贫困户饲养丫杈猪就面临如此问题。
据了解,丫杈猪被列入全国畜产品资源猪类重点保护品种,进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由中国农科院与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牵头组成的专家组,对丫杈猪的遗传品质、基因构成、品种优化前景进行了评判,给出了高分。
由观文丫杈猪场负责人杨国芳组织成立的蔺乡丫杈猪养殖专合社,对贫困户实行“六统一”,即统一饲料、猪种、防疫、治疗、培训、回收。这种饲养方式,贫困户不用担心猪种、饲料费用,可在专合社赊账,管理技术由专合社提供指导,也无销售难的后顾之忧。贫困户把丫杈猪养大后,抵扣猪种、饲料费用后,1头猪可赚400元。特别是丫杈猪肉加工的腊肉运到北京市场,每公斤售价200多元,更让人看好其市场前景。
尽管该项目受到贫困户欢迎,但是,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新房后,没有养猪的配套设施。如果建设饲养5头丫杈猪的猪圈,需要5000元,许多贫困户缺乏这笔启动资金。尽管这笔资金数额不算大,但由于贫困户数量多,专合社也无力垫付。
杨国芳提出,能否对贫困户实行5000元的低息贷款,或者由蔺乡丫杈猪养殖专合社担保,贷给蔺乡丫杈猪养殖专合社,再由专合社、贫困户协商解决建设猪圈的问题。这是观文镇新凤村等7个村许多贫困户希望解决的一个问题。
新闻推荐
春节来临前,古蔺县法院在司法大拜年活动中,为46名困难当事人发放了司法救助金30万元。执行法官分3个小组把司法温暖送到10余名精准贫困户家中,切实解决了当事人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过个安心年。...
古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古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