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古蔺新闻 > 正文

如何做好精准脱贫突破工作?

来源:泸州日报 2018-02-27 15:1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简放鹏

当前,泸州市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如何做好精准脱贫突破工作?昨(26)日,一些市政协委员提出了相关建议。

易地扶贫搬迁需配套产业发展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配套产业发展是关键。虽然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建房任务已基本完成,但“重建房搬迁、轻产业就业”现象依然存在,部分贫困户搬迁后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

目前,有的地方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只注重解决贫困户的基本住房,对产业发展缺乏有力的统筹指导,配套产业同质化、存在“水土不服”现象。有的地方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难以吸引龙头企业或农业公司进入,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种植规模小、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弱,导致群众“搬而难安、搬而难富”。

对此,市政协委员、古蔺县政协副主席杨运晖建议:制定出台一系列指导政策,坚持规划引领,着眼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整体布局,根据地区差异分类制定配套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和责任分工,加快补齐产业配套短板;加强资源统筹整合,灵活运用园区安置、务工就业、自主创业、特色产业发展等方式,多渠道解决搬迁群众增收问题;制定配套产业扶持激励政策,筹建特色农业发展基金,在土地流转、规划经营、乡村旅游发展、生产加工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撬动金融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为贫困户稳定脱贫提供保障。

此外,还须配套建设一批生产设施、引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着力解决一批劳动力就业,培养一批带头致富能人,让贫困户既能“挪穷窝”,也能“换穷业”。

精准脱贫须解决“短板”问题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古蔺县的精准脱贫目前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市政协委员、古蔺县古蔺镇副镇长彭玉才认为,需要解决基础设施薄弱和农业产业发展带动扶贫两个“短板”问题。

解决贫困地区发展滞后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古蔺县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路、电、水基础设施的建设。“要致富,先修路”,2017年古蔺县攻坚修建了通村公路1000公里,2018年计划再修建1000公里,畅通到每个行政村、村民小组。同时,通过农网改造,解决一些地方电压低的问题,加强水利设施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部分贫困地方“靠天吃饭”的问题。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贫困地方发展条件有新改善,以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产业发展是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一个好的产业要有好的规划,对市场有一定的预判和分析,并能实现产销一体化,任何产业如果转换不成商品就实现不了效益,也无法带动地方的发展。

彭玉才认为,政府对扶贫产业的培育引进把关,精选确定后才给予政策上扶持和配套政策。因为一个产业如果没亮点,就形不成品牌,也难以获得相关的扶持。古蔺一些品质好的农产品,没有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精品化,这就需要重点着力,依托龙头企业和专合社,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依托订单式农业实现产销一体化,通过稳定的销售渠道,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从而带动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扶心”消除扶贫“等靠要”思想

市政协委员、合江县榕山镇组宣办主任张正一提出,扶贫先扶心,除了从物质和技术上进行帮扶,还需从思想上扶贫,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致贫的原因大致有四种:环境致贫、因病致贫、因懒致贫和因弱致贫。环境致贫和因病致贫,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想方设法从经济、物质以及技术上进行支持和帮助,改变他们信息闭塞、思想落后的现状,政策激励、宣传引导、解放思想是当务之急。而因懒致贫和因弱致贫,需要从思想上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这就要求帮扶前、脱贫后做好思想工作,不仅在物质条件上扶贫,还要思想层面上脱贫。

此外,以前扶贫的资金、技术、物资、人员的力量,重点放在贫困村,不是贫困村的贫困户相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少一些。现在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后,应该把扶贫的力量重点转移在不是贫困村的贫困户上,以达到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新闻推荐

古蔺一小偷盗得手机,欲与女失主“约会” 没想到民警和女孩一同来赴“约”

◎川江都市报记者杨理小偷偷走手机后,发现手机相册里的女子长得非常漂亮,主动与其联系,并提出了“约会”的请求。然而,让小偷没想到的是,民警和女孩一同来赴“约”。昨日,川江都市报记者从古蔺县公安局...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如何做好精准脱贫突破工作?)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