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魏雯静
川商,发明了全球第一张纸币“交子”,创建了全国最繁华的盐都,曾被誉为古代三大商帮之一。他们勤奋而精明,求实而敢为天下先。他们书写的辉煌,不仅在过去和当下,更在未来。
全球川商不计其数,“大带小”“老带新”,“出去”也“回来”,他们不仅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带动川货销售、反哺家乡的生力军、领头羊。从过去的“散兵游勇”“各自为战”,到如今的互动密切,深度合作,抱团意识逐渐提升。各地各级商会日益活跃,川商也获得更多关注,俨然已成为了中国民营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活跃在沿海省份浙江的川商就是代表。
11月17日,受全球川商总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四川商会会长罗相斌之邀,知名川企景云祥通信与杭州中奥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一次深度的交流探访,记者随行,管中一窥在浙的川商群体。
“川商”不再是散兵游勇
去年12月以前,川商总会副会长、浙江省四川商会执行会长、浙江朗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勇,对“商会”这一概念还很模糊。“小圈子”,是他所理解的商会。当时的他,和大多数在外拼搏的川商一样,内心有一种“弱者心态”。“跟浙商、闽商、粤商比起来,‘川商\’似乎显得底气不足,大家的商会意识不强,更不要说去关注商会的真正意义了。”
何勇是四川古蔺人,家境贫寒,他早早地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成长过程中少不了与兄弟姐妹们的互相帮助。如今虽然掌管着大健康产业的集团公司,但一直记得幼年时互相帮助的成长经历,所以,川商总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四川商会会长、华景川集团董事长罗相斌的一席话也让他印象深刻——“川商在外更要团结。”在“团结”的号召下,何勇加入了浙江省四川商会,“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
据了解,像何勇一样在浙的川商如今已达到300多万,他们中的一部分加入了四川商会,商会成立于2008年,作为浙江省内成立的第一家异地商会,荣获了5A级荣誉称号,荣获这一称号的,在浙江省级异地商会中只有两家。商会现有会员单位1000多家,是全国川籍商会抱团发展的一个典型。50万平方米的浙江川商总部基地——嘉丰万悦城项目,得到了川浙两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乡情纽带下的合作共赢
杭州与成都,这两个被不断对比的城市,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川商群体活跃两地,产业的密切合作,也在延续着东西部之间的缘分。
11月17日下午,杭州细雨蒙蒙,罗相斌刚从成都飞回去,常常两地奔波的他,当天下午要招待一帮从四川来的兄弟。因为川商总会副会长、四川景云祥通信董事长杨健带着自己的核心团队亲赴杭州,双方要“搞点事情”。
以房地产、制造业起家的罗相斌,资产总规模达100亿以上,近年来频频在新兴产业布局。中奥科技是他布局大数据领域的重要投资,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在智慧警务、智慧交通、智慧国安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作为国内领先的政务大数据运营服务商,是“全国政务大数据前三强”“中国大数据五十强”“中国公安行业大数据标杆企业”,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安保服务核心供应商,2017年在多个组织排名的全国“智慧公安”“行业应用安全”中位列第一。
而杨健的四川景云祥通信同样实力不俗,这家上市公司的基建、通信、电信等方面的业务遍布全国,在通信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景云祥在云南、新疆设有分子公司,在川内21个地市州设有项目部和售后服务机构,仅在四川就承担了8000多个基站的维护工作。
这场普通话交流充满“椒盐味”,乡音是最结实的乡情纽带,“软硬”结合,互补性让两个四川老乡一拍即合。“杭州有很好的大数据开发环境,能为我们提供技术、人才战略等方面的借鉴,而他们也可以借助我们的渠道打开西部市场,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参观了企业,再深度座谈,杨健很兴奋,“让人脑洞大开。”
厚植沃土布局下一轮
随着社会变化的加快,商机转瞬即逝,企业家们把握着时代脉搏,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他们思考的是——未来!
以往,在大家的印象中,在外的川商体量小、范围窄,让人印象深刻的更多是川菜馆子。而如今,川商实力雄厚、眼光锐利,不仅在大项目上占优势,而且在许多新兴产业上持续发力。像罗相斌和杨健这样布局新兴产业和投资未来的川商不在少数,近年来,走出去的川商不仅涉及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纺织业等传统实业领域,在互联网、文化创意、健康、信息、金融等新兴产业领域,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杭州,一家由川商投资的创业公司满兜理财,就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的宠儿。满兜理财是互联网安全高收益理财平台,第一批理财产品上线后,日交易额就突破200万,还尚未盈利就拿了两轮融资。
川商的发展不仅需要眼光,更需要团结。在资本市场上,要既能撬动资本,又能凝聚力量,川商返乡兴业股权投资基金就是这样一个模板。
川商返乡兴业股权投资基金定位于“服务川商,做企业家背后的企业家”,打造两个平台——整合广大川商资源、资金、项目的合作发展平台;推动四川国企与民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创新平台。川商基金的出资人包含国企、民企、金融机构、异地四川商会和省内外知名川商代表等。罗相斌是基金的大股东,不少川商也是出资方。“企业要发展,资本不可或缺。”据川商总会工作人员介绍,川商基金用3亿元财政资金,就撬动了社会资本41.4亿元。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新时代、新精神、新征程,川商的复兴,离不开发展沃土的培育,离不开时代浪潮的助推,更离不开企业本身的奋斗,就像人们形容的那样,“历史的川商万古流芳,今天的川商气宇轩昂,明天的川商锐不可挡”。
对话
罗相斌:当好川商“推销员” 吸引更多投资
记者:如今,一批实力雄厚的川商企业和优秀川商人物从全球商人中脱颖而出。在发展过程中,川商有哪些优势?
罗相斌:川商勤奋、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在外的川商人数众多,团结起来,就能够发挥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在外要时刻注意川商的形象和品牌,聚力才能走得更好。
记者:十九大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上升到了历史高度,企业家精神被热议,川商和商会的机遇在哪里?如何在现代商业中抢占先机?
罗相斌:未来10年,将是民营经济市场繁荣的好时期,我们要跟着政策走,顺势而为,把握时代的脉搏。政府看好的,关乎未来发展的,就是机遇。
记者:您从传统行业起家,到如今投资布局了许多新兴产业,是否会建议其他企业家也关注呢?
罗相斌:不建议每个企业家都像我一样,每个企业的发展路径不一样,这个与企业自身的定位有关,但是一定要关注新形势。投资要有前瞻性,新东西一定要学。我原来做房地产、制造业等等,后来投资新产业,高科技,智能制造这些。互联网、大数据、AR、VR等等我都有投,这些新兴产业现在已经占到我营收的20%了。
记者:作为异地川商,如何看待四川的发展机遇?
罗相斌:近几年,单浙江省四川商会在川投资总额就已经突破百亿。四川有着巨大的商机。作为中国西部的经济腹地,四川也迎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这为海内外川商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川商总会的成立为各个川商企业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特别是理事单位需要给成员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项目和政策信息。作为川商总会的理事单位,我们要在把四川好的政策尤其是好的项目信息带给浙江川商们的同时,更多向浙江商人宣传好四川,当好“推销员”,吸引他们来投资兴业。
杨健:“出去”与“回来” 共同打响川商品牌
记者:近年来,川商的形象和品牌逐年被认知与认可,社会转型期,您觉得如何让川商品牌形象长青?
杨健:企业要发展,川商要发展,就一定要顺应新形势的变化。从个人来说,我们要履行好企业家的责任,从群体来说,我们要维护好川商的品牌形象,诚信经营,创新进取,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这是川商的立足之本。
记者:如何看待川商总会这个平台?
罗健:成立一年多的川商总会,定位于服务全球川商,川商返乡投资大会、天府论坛、天府商学院等纷纷面世,这个凝聚川商的平台,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很辛苦,这是一个长期的平台搭建,范围广,担子重,但是很有必要,每一个川商都需要一个家园。
记者:当很多行业正在严冬里经受着瑟瑟寒风时,您所在的通信行业,却依旧春暖花开、生机盎然,您觉得这里面的商机和发展方向在哪里?
杨健:整个通信产业新一波的发展浪潮正在来临,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发展期远没结束,正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4G 网络建设大潮建设改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基站机房 , 催生了庞大的通信电源市场,正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级别的消费市场。现在是宽带中国和 4G、5G 建设的大好时机。我们会积极响应国家对民营资本进入电信领域的号召,继续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拓展基站风电、电动汽车充电装置与基站的优化配置等业务,将自己建设成为拥有一流的人力资源和科技实力的现代化企业。
记者:川商返乡投资热潮高涨,如何看待川商过去的“走出去”和如今的“回家来”?
杨健:返乡投资,现在四川也有很多机遇,我们欢迎他们“回家”,也希望川商之间能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把川商品牌共同打响。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朱俊吴娟浙江金华摄影报道昨(14)日,得知泸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后,远在浙江省金华市的泸州籍企业家聚集在金华市泸州商会,为家乡泸州致贺并点赞!“今天喜闻家乡泸州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这一...
古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古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