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古蔺新闻 > 正文

泸州 坚定文化自信 奋力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文化强市

来源:泸州日报 2017-10-26 13:01   https://www.yybnet.net/

电视剧《铁血护国之青年朱德》。泸州市文旅集团牵头实施的合江县尧坝文创产业园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天赐泸州》讲述了泸州从远古至今的历史变迁。与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举办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古蔺县马蹄乡马岭村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

近年来,泸州市文化建设工作以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文化强市为目标,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实力。

目前,泸州市已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泸县农民演艺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泸州印务园区成为全省印刷示范基地。

进入新时代,泸州正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文化软实力,让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充分协调发展。

□山风

(图片由泸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0月1日,泸州佳乐世纪城欢乐汇热闹非凡。由共青团泸州市委、泸州市少工委主办,泸州市青少年宫和金融商业中心承办的“国学文化周”活动启动。活动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让少年儿童体会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通过“学国学经典,诵国学经典”,积极响应泸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助力打造文化自信泸州。

活动除了学习经典《大学》和传统礼仪课程,还有古琴雅韵鉴赏会、国画精粹鉴赏会,也有毛笔书法练习和围棋对弈等活动,吸引了1000余人参加。

活动的背后,有泸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力支撑。泸州市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正在构建。泸州注重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出台《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泸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等文件,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体系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平衡,具有泸州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泸州市主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布点专项规划》编制出炉,推动打造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

目前,泸州市8个文化馆均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其中国家一级馆3个;8个图书馆均创建为国家三级以上标准,其中国家一级馆2个,建成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探索形成“4331”建设模式,建成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示范点505个。

泸州市已经实现县有“两馆一院”(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乡有“两站一院”(综合文化服务站、广播电视站、室内电影放映院)、村有文化院坝,基本建成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延伸工作手臂,探索成立乡镇(街道)文联129个、社科联148个。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是泸州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点。

目前泸州已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落实意见》,构建多来源、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县区每年为每个乡镇送文艺演出不少于1场,乡镇(街道)每年组织文艺汇演不少于5场,每年组织文艺小分队轮流到每村开展文艺演出不少于1场,一村一月开展1场公益数字电影放映。

全力推进国家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确定“114”试点模式(搭建1个文化消费平台,组成1个文化消费企业联盟,实施文化消费季、精品演出季、书香阅读季、醉美旅游季4季文化消费试点活动),52家文化企业参与试点,进一步拓宽了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渠道。

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上,泸州出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制定《推进历史名人杨慎文化传承创新的工作方案》,重点抓好学术研讨会举办、系列文献和丛书出版、当代价值提炼、文艺精品创作和旅游线路打造等。

另外,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规划局等单位联合下发《泸州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实施方案》,推出一批有代表性、有影响力、有当代价值的泸州历史名人。

文物保护方面,泸州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注重非遗传承,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体系,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

泸州还成立了泸州市社科院和泸州文化研究中心,推出《泸州全书》,近两年有5项课题被确定为省级社科基金项目。加强在校传承,“泸州分水油纸伞”成功列入四川省全日制中学美术教材,开设泸州河川剧娃娃班、小学生班、中学生班。该市纳溪区获得“中国民歌之乡”称号,泸县获得“中国龙舞之乡”和“中国曲艺之乡”称号,叙永县获得“中国楹联之乡”称号。

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文化产品的精品化打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泸州坚持把创作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打造高原、力争高峰,推进全市文艺繁荣发展。

泸州出台《泸州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五年规划》,制定《泸州市优秀文艺作品创作扶持激励办法(试行)》,设立创作扶持资金,每年项目化扶持15部重点文艺作品创作生产;获得中央、省级奖项的优秀作品,财政按1:1比例给予再补助。

创作文艺精品力作上,投入4000万元,《铁血护国之青年朱德》在泸州完成实地取景拍摄,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重要宣传期优秀电视剧参考剧目,目前已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大办终审,即将取得发行许可证。电视剧《第一纵队》在安徽卫视等11个地方电视台播出。推出“三台大戏”,大型音舞诗画剧《天赐泸州》公演18场,话剧《蒋兆和》走进国家大剧院,川剧《醉美泸州河》驻场演出47场。已有8部作品获群星奖、山花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全国性大奖。

群众文化活动方面,泸州连续多年举办群众文化旅游艺术活动,推出本土原创、本土演艺、反映本土等作品1000余部,坚持群众演、群众评、群众看,每年参与、观看的群众达数十万,成为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举办“醉美泸州·百姓舞台”“激情广场大家乐”等群众活动,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3000场,将演出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10月25日、26日,《红灯记》将在泸州大剧院上演;11月1日,天津人艺还将带来历史话剧《天下粮田》。2015年以来,泸州市实施“精品剧目进泸州”工程,已引进《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国内外精品剧目来泸演出40场,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泸州还努力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坚持把文化产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突出规划引领、园区集聚、企业培育、项目带动,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推动文化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立足文化资源分布特点和区县地域文化特色,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委托杭州城市科学研究会编制《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酒+8”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布局形成“一集六特、一环两带、一园四区”的发展格局,形成“环城、挟江、沿路”的空间格局。力争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0亿元,占GDP比重达5%左右。

建设园区集聚发展上,泸州市坚持在集约、集聚、集群发展上下功夫,规划建设文化产业“一园四区”,即在泸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建设泸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依托万亩教科城打造川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利用工业企业搬迁后保留的老厂房打造泸州工业文化遗址展示区,在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打造川南影视传媒创作区,在张坝桂圆林建成张坝艺术区。目前泸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已入驻企业26家,张坝艺术区招引潘公凯等大师5个。

此外,泸州设立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印发《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政策汇编》,扶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已培育100个“专、精、特、新”的中小微型文化企业,10个主业突出、优势明显的成长型文化企业。在全省率先整合文化、旅游等经营性资产,注册资本金10亿元,组建泸州文旅集团,设立文旅基金80亿元,打造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旗舰企业。形成中小微企业为基础、成长型企业为支撑、企业集团为龙头的“百十一”文化企业架构。今年前三季度,泸州市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入库税金6.1亿元,同比增长4.5%。

加大项目的挖掘、生成、包装、推介力度,建立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每年重点实施一批。2017年,泸州市实施文化艺术中心、川南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重点项目38个,截至目前完成投资30亿元。每年参加文博会、西博会等重要会展活动,与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举办中国香港·泸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推动泸州文化“走出去”。

文化扶贫激活内生动力

在古蔺县永乐镇麻柳滩村新村聚居点,村民自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四礼”(成人礼、婚礼、寿礼和葬礼)新风编进花灯表演中。这样的宣传方式,推动“四礼”新风、村规民约中厚养薄葬、爱亲孝老、不大摆筵席等落到实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能够进一步激发群众自发参与的积极性,激活他们心中的内生动力,在物质脱贫的同时,精神生活的建设上也同步脱贫。”

德耀镇红光村新村于2012年建成,村里宣传墙刻了村规民约,家家户户门前都晒出了家规家训和星级家庭评选情况。通过星级家庭创建,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不仅如此,在古蔺县永乐镇麻柳滩村、德耀镇红光村、箭竹苗族乡富强村的一年四季泸州“好人榜”展板上,还展示了市、县、村评选的好人好事。“好人榜”从市上到县里再到村上,一竿子插到底。身边的好人,让群众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

这仅仅是泸州文化扶贫的一个缩影。一幅文化惠民扶贫的美好蓝图,正在泸州徐徐展开。

蓝图的背后,首先是全域全面体系的构建。泸州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每年印发《文化惠民扶贫专项实施方案》,面向3个贫困县、32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35.68万贫困人口,实施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惠民、文化产业富民等八大工程,进一步明确长远目标,确定阶段任务,分解单位责任,切实形成全域全面攻坚的工作体系。

同时,夯实基层基础设施,按照整合资源、打捆投入、共建共享原则,抓好贫困地区文化设施建设。市级完成贫困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贫困村文化室279个、阅报栏349个、广播电视户户通71888户。广播电视数字化覆盖率达85%,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覆盖率达60%。

泸州还整合各级各类资源,摒弃“等靠要”思想,牢牢把握主动权,充分整合各级各类政策、项目、资金,开展文化惠民扶贫。与浦发银行共同设立150亿元扶贫投资基金,其中文化类基金1094万元;争取上级资金2000余万元、整合各类资金9656万元,实施文化惠民扶贫行动。

新闻推荐

鱼化镇 干群联手发展大葱产业

本报讯(张文礼)近日,古蔺县鱼化镇老马村的50余亩实验大葱进行了收割,村民们脸上露出了收获的喜悦。老马村地处偏僻,产业基础薄弱,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301人,计划2018年脱贫。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

古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泸州 坚定文化自信 奋力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文化强市)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