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法院新闻发布会现场本报讯(袁渊记者杨元禄文/图)古蔺县法院力争两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已全面铺开。6月2日,古蔺县法院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副院长钟芸、执行局负责人赵鹏向媒体通报相关情况。据通报,从现在起,古蔺县法院将以管控为中心、分功能办案的执行机制,代替原来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模式。
时间表
三阶段基本解决执行难
如何区别看待“执行难”和“执行不能”问题,钟芸表示,人民法院所要解决的执行难,主要是指有财产可供执行而不能得到及时全部执行的情况;解决执行难,就是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全部或绝大部分得到及时有效执行;对于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丧失履行能力的案件,虽然形式上表现为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未能最终实现,但其本质上属于当事人应当自己承担的商业风险、交易风险或法律风险,不属于应由法院解决的执行难。
钟芸介绍,古蔺县法院成立了以院长吴江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在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5月10日至7月10日为第一阶段,工作重点是分析排查案件,确定突破口、明确相关工作小组具体的工作职责和努力方向;7月11日至2017年12月20日为第二阶段,即具体实施阶段;2017年12月21日至2018年4月30日为总结提高阶段。
多举措
分功能办案有古蔺特色
今年以来,古蔺县法院共执结案件208件,实际执行到位标的额1517.2万元。其中,在“司法大拜年”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中,执结涉民生案128件,到位标的额501.68万元。执行中,网络查控25839人次,对银行存款采取网络控制措施152次,通过网络扣划存款489.74万元;单凭网络查控和执行到位后快速结案29件。对房屋产权采取执行措施40次,对车辆采取执行措施10次。依托淘宝网络司法拍卖平台拍卖17次,涉及拍卖标的物10个,成交价款170.9万元。
据赵鹏介绍,古蔺县地处乌蒙山区,执行易常艰苦,时间和人力成本高。曾为执行一笔3000元的案款,执行法官早出晚归,跑了三次,才找到当事人将款执行到位。为全面推进执行体制、机制和模式改革,古蔺县法院制定了以管控为中心、分功能办案的执行机制,代替原来的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模式。以案件管控来保证规范化,防范消极执行、乱执行和选择性执行;以强化查控力度和执行力度,来保障及时有效执行。赵鹏说,“这一创新举措,极富古蔺特色。”
数据与事实
今年1至5月,134人被该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中,有5人次已被采取司法拘留,到位标的19.4万元。今年以来,古蔺县法院的案件执行到位率明显提高,结案率有所上升。
新闻推荐
精准施策 解决贫困突出问题 ——解读扶贫开发攻坚10大重点工作
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四川扶贫开发攻坚如何啃下“硬骨头”?7月7日至8日在成都举行的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按照***...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