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泸州古蔺县林业局干部赵三国就要退休了。从去年底起,赵三国做了这样一件事,花近10万将老家的土坯房粉刷一新,并在家门口挖了口鱼塘,“退休后我不在城里居住,回老家小水当一名农民。”赵三国说。
3月19日这天,赵三国家中迎来了一位老客人——何宗辉,何宗辉是原泸州市政协副主席,任职古蔺县委书记多年。赵三国紧紧握住何宗辉的手,说:“老书记,我是受到了您的影响。”
早在18年前,何宗辉退休后,即返回老家古蔺小水,拿起锄头,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13年前,在何宗辉的影响下,同是小水的原古蔺县林业局工会主席何克修退休返乡,成了何宗辉的第一个追随者。
在古蔺小水,“告老还乡”已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何宗辉等回到家乡,凭着他们的经历、眼界、文化和资源,引领村民科技种植,筹集资金修路通自来水,组建村级关工委,以民间力量协调村民间的各类问题……
和何宗辉、赵三国等返乡行为相呼应的是,今年全国两会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当下一个很热的词“新乡贤文化”。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提出,继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让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对解决当下农村“空心化”积弊,意义重大
返乡者
县委书记“告老还乡”当农民
1998年,泸州市政协副主席何宗辉临退休前,召开了一场家庭会议。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退休后,他将带上老伴回到老家,拿上锄头,重新当一回农民。农民出身,实地感受他在台上的政策,还有子女在农村,这是何宗辉返乡的理由。
何宗辉的老家,在古蔺小水片区。这是原来的一个小乡,现已合并入古蔺镇,总人口约1万人。小水四面环山,距离古蔺县城约15公里。山高林密,两条小溪沟从不断绝,“小水”也由此得名。何宗辉回乡,在当时引起了震动。此前,何宗辉曾长期担任过古蔺县委书记一职,乡亲们眼中,这是一次“大官”返乡。
回到小水后,何宗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缮老屋,“硬化了院坝,同时也拓宽了门窗,花了1万多元”。之后,何宗辉和原小水小学退休教师肖凯一道,对小水片区进行了一次大摸底,得到了和担任县委书记时下乡调研不完全一样的结果。“个别村民在衣食上还是存在问题,土大碗里面装的是洋芋饭,喝的只有酸菜汤。”
调查结束后,何宗辉开始将精力放在了稻田养鱼、大棚蔬菜种植、开办养猪场等琐碎的农活上面。退休县委书记身体力行地倡导,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种养习惯。村民们看到自家的蔬菜还没冒芽,何宗辉大棚内的番茄、辣椒却已经开始挂果,这才开始相信“科学的力量”。随后,何宗辉许诺,“大家都可尝试,失败了我承担损失!”何宗辉还养过鱼,喂过猪。何宗辉迄今最得意的一件事是,一年当中,他即出栏生猪60余头。“我想亲自试一下,农民通过双手究竟能否脱贫致富?”
追随者
回到老家 帮忙修路引自来水
很长一段时间里,何宗辉有个一起参与家乡建设的重要帮手,他的名字叫何克修,原古蔺县林业局工会主席,他也是何宗辉的第一个“退休返乡的追随者”。2003年,何克修退休后,经不住何宗辉反复游说,不顾老伴反对,放弃城市生活,重返小水修葺老屋,并一直长居。
何克修的老家,在小水一个小地名叫做茅坡的地方。当地素有“干死茅坡,饿死大寨”一说,茅坡和大寨,正是小水最为贫困的两个地方。2003年之前,茅坡还有两公里公路不通,村民买卖肥料、生猪均需肩挑背磨。没有自来水,遇到干旱,只得步行两三公里,深入至山脚的小水河中取水,青壮劳力,一个早上也只能取回一担水。
还在林业局上班期间,何克修即接到村民募资修路吁请并支持修路经费1000元。然而,一年多后,村民告诉他,修路没有任何进展。造成这一困难局面的,和一棵泡桐树相关。社干部擅自砍掉了当地村民胡汉如的一棵泡桐树,胡每次动工修路就阻拦,修路一直没有结果。回到老家后,何克修找到胡汉如,自掏腰包补偿了他,修路一事得以推进。
此外,何克修还四处筹资,组织村民为村里铺设起了自来水供水管道。至此,两千多村民才结束了挑水喝的历史。
新气象
陋习少了,乡村里也有了坝坝舞
小水,也是古蔺最初在村级单位中成立关工委的地方。何宗辉、何克修以及当地学校的退休校长王登杰、退休教师肖凯、村民苟翰彬等德高望重的乡村贤达,均是最初的倡导者。让小水关工委成员们感到欣慰的是,一些连村社干部无法协调的矛盾纠纷,“只要关工委出面,矛盾大多能得到解决”。
两条溪沟将小水从中破开,此前,溪沟上面没桥。一旦山洪暴发,孩子们无法过河只得休学在家。为此,小水关工委四处筹集资金,修起了3座石桥。同时,还为孩子们铺设了一条由水泥、石板浇灌而成,长3公里的上学路。
何克修、何宗辉年纪大了。此时,与小水一条山谷之隔的大寨,有一位名叫赵三国的县林业局干部,自去年9月向家人摊牌后,粉刷老屋、建鱼塘鸡舍、培植果园,忙忙碌碌地为接下来的“告老还乡”做着准备。对于赵三国的归来,当地村民同样报以极大热忱。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去年起,在赵三国的张罗下,大寨建起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篮球场。
3月19日这天,何宗辉专程赶到赵三国家中看望。赵三国紧紧握住何宗辉的手,说:“老书记,我是受到了您的影响。”
不可忽略的细节还包括,1998年,何宗辉返乡之日起,每年春节,小水村民均会自发组织文艺演出和篮球比赛。每年重阳节,则会召集村里的老人联欢,给贫困老人发放物资,表彰孝媳孝婿。18年间,从未中断。
记者采访期间,何克修正忙着组织腰鼓队排练。和城里人一样,夜幕降临时,老人们在坝坝中翩翩起舞。乡村公共生活的丰富多样,在一定程度上为不良陋习建起了一道防火墙。
观察
归来与离开
——小水的样本观察
小水小学老校长王登杰,退休后专注于地方文史研究。在王登杰看来,何宗辉、何克修式的返乡,历史上并不鲜见。“数十年来,城市就像一台开足马力的水泵。源源不断地抽取农村的资源、特别是人才。这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之间的鸿沟。这种回流,因此显得弥足珍贵。”有分析者表示。
返乡者们所带来的,除了思想、视野外,还有资源。建桥、修路、引自来水……乡村基础设施改善,触及的仅是皮表;一些深层次的改变,也在悄然发生。由于三个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当地居民熊祯祥此前离开了小水进城。后来,熊祯祥要返乡,带动了儿子的回归,利用两百余亩荒山在小水建养鸡场,目前已小有规模。另外,小水漆山一个已投资数千万元的景区,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中,投巨资打造这一景区的,正是原漆山村民夏世芬。在外经商获得成功后,夏世芬决定重返家乡……
何宗辉观察到,当初自己刚回小水时,仅有一家村民修建了两层砖房,而现在超过八成的村民住上了小楼。但让何宗辉始料未及的是,村里的小楼越建越多,村里的精壮劳力却越来越少,“对门许绍红一家,两层小楼修好三四年,但夫妻一直在外打工。楼房修好,但却没人居住,这种情况还很多!”
对于绝大多数村民而言,离开小水,进城,这是他们毕生的梦想。偌大中国版图中,小水不过当中一根神经末梢,却细致而微地与世界发生着联系。
18年时间过去,即使有前县委书记带头,即使在小水,“告老还乡”目前仍属异数。“传统中国社会的乡间治理,包括乡间社会贤达的民间影响。这就是传统社会当中的乡贤文化。这种告老还乡式的、为数极少的人才回流,显得弥足珍贵,有助于乡村的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王登杰表示。
此前,何宗辉曾考察过欧洲多国农业生产。“上千亩的土地,全靠机器进行耕种,一两个人就能完成。农民的收入比城里人还高。单打独斗式的种养殖业,将被淘汰。土地必须进一步集中,农场主、庄园式的农业,或许才是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长期以来,农村为城市输送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于农民,决策者应有怜悯之心!”何宗辉说,这是他当了十多年农民后最深的体会。 成都商报记者 张柄尧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古蔺县公安局开展“7.4”集中清查行动出动警力203人 盘查可疑人员426名
清查酒驾人员(受访者供图)华西城市读本讯(周芸李惠记者孟飞)7月4日晚8时整,古蔺县公安局按照市局统一安排部署,开展2014敏感时期第三次集中清查行动。此次行动古蔺县局以集中清查为重点,突出对...
古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