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项目选人、项目育人、项目留人——
□何海 范若愚 本报记者 孔芒
10月11日,记者从古蔺县委组织部获悉,今年以来,全县各重大项目一线提拔任用优秀干部18名,占同期提拔人数的45%。
让人才在项目一线成长,是古蔺县被确定为 “四川省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首批试点单位后的创新之举。在试点工作中,古蔺县创新举措,探索形成了“项目选人、项目育人、项目留人”的人才选育模式,激发基层干部人才干事创业激情。
“本专业”人才对口上岗
为了打破全县人才瓶颈,县上先后实施“千名人才进蔺州”工程和“才聚蔺州创业行动”。从2008年至今,全县共引进各类人才4000多名。
引进的这些人才如何做到人尽其用?
古蔺县对引进的每批次人才和每年招考的公职人员,按照教育、工程等专业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了一套人才资源库。
这几年,古蔺上马了许多大型建设项目。古蔺县根据项目的需要,依托人才资源库筛选“本专业”人才,引导他们去项目一线建功立业。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很多学“本专业”的人才对口干上工作,成绩不断创造。“到了项目一线,才终于把我学的专业用上了。干起顺心!”古蔺县畜牧局科技特派员向德说。古蔺县是丫叉猪的主产地,但发展缓慢。为改变这一现状,古蔺县通过人才资源库,遴选出县畜牧局科技特派员向德,将其下派到观文镇丫叉猪繁育基地。仅一年多时间,观文丫叉猪发展规模扩大,养殖户实现人均增收180元。
导师帮带机制帮助干部成长
古蔺县把年轻干部放到工程建设、征地、信访调节等一线岗位进行锻炼,建立导师帮带机制,高效提升干部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
为了让年轻干部迅速转变角色,快速投入到项目工作中去,古蔺县通过建立导师帮带机制,为每名选派干部设置一名导师。
林波,从县级机关派到二郎名酒名镇指挥部,与二郎黄金坝项目组组长邓飞签订导师帮带责任书。在邓飞的悉心指导下,林波变成了基层协调工作的行家里手。一年后,林波被提拔为观文镇副镇长。“从来没有乡镇工作经验的我,基本能适应繁杂的农村工作,处理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完全有赖于导师帮带的巨大作用。”林波深有体会地说。
2010年以来,古蔺县从项目一线提拔科级副职35名,提拔科级正职16名。从项目一线提拔比例大幅度提升,真正使项目一线有作为、能作为的干部迅速成长起来。
提供平台 坚持项目留人
一张张宏伟的建筑设计蓝图,一幅幅清新宜人的城市景观设计图,这些不是电脑自动生成的照片,而是出自县住建局总工程师毛安兵之手,毛安兵是古蔺县“4+3”产业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典型之一。古蔺县为了留住人才,不断提供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毛安兵刚来到古蔺,局领导就将西区新城建设项目交给了他。时光荏苒,看着一栋栋高楼破土动工,毛安兵自豪地说:“不久的西区新城将成为古蔺的中心,我的新家也在西区一品上城小区,我也要住在我参与建设的城市里。”
对于长期在项目一线工作的党员干部,古蔺县协调解决其住房、医疗、家属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解除干部的后顾之忧,使项目一线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
新闻推荐
成都出发,一路向南。顺着高速公路直至泸州,随后沿清清的古蔺河划一道弧线,当听到朗朗苗乡曲,闻到阵阵郎酒香的时候,游人便知已来到古蔺。郎酒名传大江南北,而身处盆地南缘、云贵北麓的郎酒之乡古蔺,尽管...
古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古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