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县白泥乡李子丰产,但由于交通不畅、收购价偏低等原因,大量李子可能会烂在地里——
7月3日,古蔺县白泥乡满山遍野都是青黄色的李子。该乡白泥村十四组周姓村民忙着将李子采摘下来装入藤框中,奇怪的是,这位村民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脸上的表情竟颇为苦涩。这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经过打探后,才知道,原来白泥乡4个村45个组,有32个组约2000亩地种满了李子。今年该乡李子大获丰收,预计产量可达175万公斤。可是,山高路远,大量的李子如愁嫁的姑娘“待字闺中”,这让白泥乡百姓心里有点儿添堵。
□康宁 杨楚群 本报记者 孔芒 文/图
现状:李子丰收但收购价偏低
“我乡的李子还有半个月才完全成熟,现在正是李子加工的好时节。”白泥乡党政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白泥乡的李子原来是有“婆家”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古蔺县原来有家李子加工企业,专门采购白泥乡的李子用于制成低糖果脯、果干等,销往古蔺县城。那时,该乡村民家家户户都种上李子,也带来了一定收入。可是1995年,李子加工企业关门后,古蔺县就不再有相关加工企业,白泥乡的李子陷入了无人问津、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分析其原因,一是路远,外地经销商进不来;二是李子储存时间短,易变质腐烂,三是李子漫山遍野,农户采摘耗时耗力。”该负责人说。每年产出的李子均以鲜果入市,价格便宜,销量甚少,一到李子销售旺季,该乡大量李子烂在树上。不少村民想把李树砍了,当地干部连忙劝阻,“咱乡的李子可都是正宗的好李子,不能砍,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找到销路的。”
白泥乡党委政府积极联系外地经销商,功夫不负有心人,水泥路打通后,先后有来自重庆、贵州、福建、广西的客商来考察,均表示白泥乡的李子很有市场,可是由于李子量大,路远、价格便宜,运输车只能单边空车跑一趟来装李子,除去运输、包装费用,能赚的实在不多,李子的销路就这么“卡住”了。
将李子集中起来,统一销售如何呢?白泥乡顺和村成立了李子专业合作社,专门负责从村民手中采购李子,再联系本地经销商,供往古蔺县城等较近市场。但是由于今年气候适宜李子生长,大量李子丰收,李子收购价格普遍较低,平均每公斤约为1.2元,大大影响了农民采摘积极性。“爬上爬下的,一个人一天大概只能摘80公斤李子,挑到山下去卖,拿到手只有八九十元,不如出去打工收入高。”周姓村民说。
心愿:三种方案可解困境
“1000多户村民,每家几千公斤产量的比比皆是,如果按照每公斤1元的市价,全乡175万公斤李子至少能卖175万元,但是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加上一些意向订货,估计只能卖出50来万公斤,收入也只有大约50来万元。”负责人说。数倍的差价,不仅百姓心里“不舒坦”,党委政府也十分着急。
经过细心研究,乡上觉得三种方案可以“拯救”这些李子。一是建设李子加工厂,避开鲜果市场销售高峰,降低鲜果销售损失;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外地客商来考察采购;三是引进李子保鲜技术,将鲜果保质期延长到2-3个月,“慢慢卖”。
“现在李子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也只有10来天的时间了。”负责人说。如果在这段时期内,李子销售仍然找不到渠道,那么白泥乡往年大量李子烂在田间地头的历史将重演,甚至损失更加惨重。“希望能够获得关注。如果有市场,我们会很快投入专人采摘李子,全力拓宽销售渠道,为百姓解决李子售卖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丽孔芒)黄荆老林、太平古镇正式获评国家4A景区,将领衔“美丽古蔺·郎酒奢香”主题文化旅游品牌。这是记者从12月10日由古蔺县委、古蔺县人民政府、泸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主办的“黄荆老...
古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古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