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贾凤安
5月18日,走进西和县大桥镇小山村,一股花香扑鼻而来。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修建的中蜂养殖基地,一群群蜜蜂飞来飞去,忙个不停。
看见蜂巢里密密麻麻的蜜蜂,笔者还有点害怕。不过在虎登峰眼里,这些蜜蜂是全村人的“宝贝”。
虎登峰是小山村意富民种植养殖合作社聘用的技术人员,合作社成立前他一直在外打工。“我家养了5箱蜜蜂,产的蜜一年卖2000元,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我只能外出打工赚钱,家里的蜜蜂平时由老父亲养着。”虎登峰说道。
在小山村,像虎登峰这样“单打独斗”养蜂的村民有不少,养殖规模小,蜂蜜产量不稳定,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蜂蜜销路也不好。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依托,是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保证。”省电力公司帮扶工作队明白,要带领小山村村民发展蜜蜂养殖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就必须扩大养殖规模。
在省电力公司的帮扶下,今年3月初,小山村意富民种植养殖合作社挂牌成立;3月中旬,合作社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到外地学习管理和养殖技术;4月底,170箱中蜂成功进入养殖基地。
中蜂养殖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省电力公司全额出资购买蜂源,建立专业合作社,聘请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整合资源,带头发展蜜蜂养殖,贫困户作为股东参与年底分红。
合作社负责人牟付军算了一笔经济账:170箱蜜蜂,每箱每年能产蜜10公斤左右,按收购价每公斤60元算,170箱能收入10万多元。
为了规范合作社运营分红,省电力公司帮扶工作队和合作社签订了协议书,明确要求除了合作社日常管理运行费用外,合作社收入必须全部用于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分红。
虎登峰感激地说:“感谢省电力公司的帮扶,这些蜜蜂寄托着小山村的脱贫致富梦,我一定好好干,把蜜蜂养好,带领全村脱贫致富。”
“下一步,将适当扩大中蜂养殖规模,并种植中药材纹参,同时利用职工食堂和国网电商平台拓展蜂蜜销售渠道。”帮扶工作队队长王永攀有更多谋划。
与此同时,和小山村一山之隔的韩河村,在省电力公司的帮扶下也走上了中蜂养殖的致富路子。与小山村不同的是,由于韩河村人口居住分散,统一养殖不便,采用了贫困户自己养殖,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的模式。
新闻推荐
兰州天津启动牛肉拉面扶贫行动计划 甘肃省特困县的百余名学员接受免费培训后到天津就业
【本报讯】3月26日,由甘肃省商务厅、兰州市商务局主办的“兰州牛肉拉面入驻天津培训班”在兴陇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
西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