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新闻 宕昌新闻 两当新闻 徽县新闻 成县新闻 西和新闻 礼县新闻 康县新闻 文县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陇南市 > 文县新闻 > 正文

三人“背山” 让农民有尊严地脱贫

来源:陇南日报 2019-03-18 01:0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罗艳韩县银李董

“我们是‘淘山人’,只做‘保护区里的农产品’,让更多的纯天然山味‘背出大山’,让更多的食客享受每份珍味,让更多的贫困户有尊严地脱贫。”在甘肃文县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一场关于养蜂的“变革”正悄然展开,三名“80后”创业青年立志要将蜂蜜“背出大山”。

3月13日,记者采访了文县事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背出大山”品牌创始人之一的胡琰均,讲述了“背山”的动人故事。

2014年8月,因相同的志趣,在文县范坝镇银厂村长大的高培研邀请广元的胡琰均和四川简阳的王伟两位网友来到范坝“走走看看”。之后,他们三人在这里联合成立了文县事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创立了自己的农产品品牌———“背出大山”。

胡琰均说,这里的蜂蜜品质好,却藏在深山无人识,于是他们便萌生了将蜂蜜“背出大山”的想法。他们免费为村民提供蜂箱和养蜂技术,多次徒步走进深山,逐村逐户查看蜜蜂养殖情况,再将收购的蜂蜜进行加工包装,线上销售。

文县范坝、碧口一带高山对峙,沟深路远。城里姑娘胡琰均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走过了上百个村庄,有些地方不通车,还是步行去的。

“特别难忘收蜜的时候,农户那种期盼的眼神。”胡琰均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同602户蜂农签订了中华土蜂养殖协议,累计出资117.6万元为范坝镇、碧口镇和玉垒乡农户免费发放蜂箱、蜂具8972套,2017年收购267户蜂农蜂蜜(其中贫困户143户),收购原蜜30吨,蜂蜜销售额达402万元。

让老百姓有尊严地脱贫是他们三人这些年来的愿望。“老百姓穷是找不到致富门路,我们只是为他们寻一条出路。”胡琰均说,2018年,公司着手实施了订单农业,实施“公司(找市场拿订单,把产品标准给到合作社)+村级合作社(懂技术,做好产业大后方)+农户(带动农户加入合作社)”模式,“这使得以村为单位的合作社能更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公司可以配合政府开展扶贫工作,让群众脱贫致富。”胡琰均说。

如今,“背出大山”品牌线上销售已初具规模,该团队又瞄准线下,公司投资的集农产品加工及销售、旅游接待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区———文县农副产品加工厂及旅游接待中心已经在碧口镇落成。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有了新的“动作”,胡琰均告诉记者,去年9月公司开建“扶贫车间”,并将于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主要对野菜,菌类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出口日韩,“扶贫车间”建成后预计每天用工量可达到70人。

“背出大山”需要力量。从最初的3个人,到今天21人运营、1307个农户参与,这些都是最坚强的“脊背”。“背出大山”的年轻人传承着祖辈的坚强毅力,正用知识和互联网思维,给大山“背”来希望!

新闻推荐

文县:人勤春早“菜”生“财”

本报通讯员刘玉玺春风抚面颊,桃柳赞春美。在这春和景明的美好季节,笔者走进文县石鸡镇振兴有机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

文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文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白马人的歌舞人生2019-02-27 05:12
评论:(三人“背山” 让农民有尊严地脱贫)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