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一合作社以土地预期收益作保
本报讯(金萍 记者 钟晓晴)春耕需要钱,秋收有回款,这是农民资金需求和回笼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兴文县创新针对农民的融资方案。“只用了五天时间,而且不用房产抵押、不需担保,就拿到了70万元贷款!”6月16日,获得兴文县首笔土地预期收益权保证担保贷款后,兴文县红旗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建文迫不及待地取出贷款,还掉了春耕时欠下的10余万物资费和近20万元工人工资。
和省内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样,红旗粮油种植专合社常为钱所困,为解困,专合社成员往往以自家房产抵押贷款,或通过担保公司贷款。“贷款门槛高,时间长,成本还不低,且一般只能贷二三十万元。”卢建文告诉记者,今年春耕,合作社照例以月利息两分赊取了春耕物资。
兴文石海农村商业银行组建的“金融服务创新小组”今年春耕期间开展调研,最终确定根据客户每年黄谷产量稳定、销售有渠道、价格有保障、回款及时等特点,为客户量身定制了以土地预期收益作保证担保的贷款产品,还根据客户资金回笼特点为其制定了每年春耕时贷款、秋收时还款的循环贷款融资方案。“以监管该户土地收益和销售款回行作为还款来源,能有效地防范银行贷款风险,而客户以土地预期收益作担保,降低了融资成本和门槛,解决了客户融资难。”兴文石海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罗念介绍,以红旗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此次贷款使其贷款综合成本明显降低,降低幅度约为年利率的5%,即直接减少了担保等中间费用约3.5万元,且从申请到拿到贷款只用了5天时间。“这种贷款不仅针对企业法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或自然人也可以申请,要求年龄不超过60岁、达到了一定数量的种养规模就可以申请。”罗念介绍,这一新型信贷产品可以让更多种养大户直接获益。
链接
土地预期收益权作保:即以客户流转土地上的种植物收益作为保证担保,与客户签订农作物监管协议、销售款回行协议、账户质押协议等,要求客户在秋收时将所收获农作物交由银行监管,在销售时与收购方约定将销售款划转到与银行制定的账户内,并将该账户交给银行托管,最终以销售款作为还款来源。
金融产品创新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着力点,机会就在双方的需求中。凭土地预期收益作保,兴文专合社无抵押获得70万元贷款解生产之困,农商行通过监管回款账户来获取稳定可靠的贷款收益,这桩双赢的生意就是切中双方需求的充分市场化的金融创新产品带来的。下种盼收,农民播种希望收成好,在商言利,银行放贷求个资金安全还能有利可图。如何把这两者的需求与利益结合起来,并施以最大化的利益与保障,这款以土地预期收益作保的农业信贷产品,瞄准了农业生产特点,又保障了金融部门收益,可谓是一次聪明的双赢。
——编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唐泽文庞山岚)5月31日至6月2日,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崔保华率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调研检查组到泸州、宜宾,调研检查两市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统一战线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督查...
文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