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刚
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现就美术课课堂教学方法作以下浅析。
一、让学生想画,激发其创作欲望。
要想让美术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且有效,首先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有一种想画的冲动。
1、展示优秀的同龄学生美术作品,激发其创作意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收集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利用这些来激励学生。那一幅幅生动的美术作品,虽不是十分完美的艺术品,但在学生的眼里,这就是美。美的感受会使学生从心底萌发出想试一试的念头,甚至产生想超越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绘画的对象及内容在身边随处可见,训练中我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或实物投影,或用电教手段烘托气氛,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二、让学生敢画,勇于表现自我个性。
对学生来说,美术创作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着学生的创造意识,绘画中勇于表现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成功。因此,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进行探索,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1、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创作时,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各自的特点,引导他们把创新的意识表现在纸张上。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提问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构思想法,引导他们将之表现在创作中。评价时,尽量在学生作品中找到闪光点,加以表扬,使他们有一种成功感。切不可以成人的眼光去评判一张画的优劣,以免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阴影,形成绘画障碍。
2、技法训练是有必要的。在绘画的过程中,决不能毫无目的地放任学生自由涂鸦。讲授必要的绘画技法,如画面的安排、人物的动作、物品的特征表现等美术基础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技法技巧,才能初步体验到绘画的快乐。
三、学生会画,才能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在绘画活动中,学生只是表现出想画、敢画,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还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
1、观察力的培养。观察,在绘画中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它作为绘画的基础,就谈不上艺术的表现。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作为观察的对象。而明确的观察任务、正确的观察方法、良好的观察习惯等都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写生过程中,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才会储存大量的素材资源,为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奠定基础。
2、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爱好想象是学生的天性,教学中,我常常提出问题并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或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或用可视的形象的资料及联系学习、生活中的具体事项进行直观启发,帮助他们拓宽思路,提高绘画作品的生动程度。想象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让学生尽量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大胆着笔,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作者系武都区玉皇乡小石小学教师)
新闻推荐
武都区交警大队:“五小车辆”驾驶证便民寄递服务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本报讯(记者陈番番)“上周我在城里考的摩托车驾照,今天驾照就给我送上门了,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拿到邮政EMS工作人员送来的...
陇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