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新闻 宕昌新闻 两当新闻 徽县新闻 成县新闻 西和新闻 礼县新闻 康县新闻 文县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陇南市 > 陇南新闻 > 正文

蓄水养“渔” 绿色“复兴”

来源:陇南日报 2019-03-19 01:01   https://www.yybnet.net/

碧口水库风光。本报记者冉创昌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中国百姓祖祖辈辈信守的生存方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陇南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推进绿色屏障、绿色经济、绿色家园、绿色制度、绿色文明建设,在青山绿水中,精准破解贫困难题,激发内生动力,走进陇南,走进碧口,奔流不息的白水江会告诉你,“小家碧玉”是如何实践———

本报记者靳淑敏王芳韩县银罗艳

何杰芳,今年81岁,土生土长的文县碧口镇人,对碧口的前世今生了然于胸。

碧口,曾名“复兴场”,甘肃的南大门,昔日名副其实的水上“丝绸之路”,繁华兴旺的水陆码头。

跟随何杰芳老人的脚步,从胜利桥旧址沿着廊道走到复兴阁,似乎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抉择的思量。

开放带来进步,绿色是发展的底色。

穿过悠长的岁月,基因未变,底色未减,这个千年古镇仍用开放的胸怀,以青山为脊,绿水为墨,在繁华闹市间,描绘出一幅开放共享、绿色崛起的“复兴”画卷。

昔日繁华今日底气

“碧口,位于甘陕川三省交界处,那时候,南通重庆的水运与北达西北的驮帮,让碧口成为西南西北物运的交接地,成为繁华兴旺的水陆码头,有来自上海、四川、陕西、广东等全国各地的商人。”何杰芳老人说。

行走在中街,服装、小吃店、特产店、电子商务服务点等各种商铺琳琅满目,“这里原来就是电报局。”何杰芳老人指着中街的邮政所说道,听着老人的话,仿佛一眼千年:

在建筑华美的陕西、湖南、四川、广东和上海五大商会会馆里,人们在有条不紊地办公,驮帮不分日夜,川流不息。100多条船来来往往,海关税局、电报局、银行等关于商业的机构设置里,人们进进出出,旅店、饭馆、茶楼、酒肆,热闹非凡……

“这就是碧口,凡甘肃、青海及四川西北等地的药材、土特产品运出,西南各省、江浙一带日用品进入甘、青及四川西北,都要经过碧口集散。”在老人的记忆中,那时候的碧口相当繁华,民国元年的时候,碧口百货局给省上直接交税三万两银子,到最后增加到十万两银子,占到当时全省税收的三分之一。

“碧口是纯粹的商业码头,南来北往的客人汇聚在碧口,让碧口人的基因就带着开放、包容和热情。”何杰芳老人一边走,一边说。(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陇南市召开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调度电视电话会议

本报讯(记者张卓宁)3月8日,陇南市召开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调度电视电话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政法委书记郭建博出席会...

陇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蓄水养“渔” 绿色“复兴”)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