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民政部门启动针对流浪乞讨人员“酷暑送清凉”专项行动。
市区民政部门邀请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等参观武都区救助管理站。
流浪老人郭明智在武都区救助站接受救助。
编者按:国家民政部从2013年开始,将每年的6月份定为救助管理宣传月,全国救助管理机构举办开放日宣传活动,接待社会公众参观考察,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6月28日至7月28日,市区民政部门专门组织开展了“救助管理宣传月”活动,让全社会都能关爱、关心流浪者这个特殊群体。
武都区救助管理站位于武都区城关镇大山沟对面(原区民政局院内),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正式职工18人。不仅负责武都城区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而且还承担着全市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救助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武都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施以人性化、亲情化救助,通过主动、热情、细致的服务,确保救助对象及时得到救助。
随着武都区铁路、高速的开通,来救助管理站求助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年求助人员近500人次。据统计,在我国39种法定传染病中,在受助人员身上就发现了31种,而且还有精神病、刑释犯、痴呆傻等人群。面对急、难、险、重的救助任务武都区救助管理站人员没有退缩,积极应对前来求助的人员和流落街头的困难群众,给他们购买返乡车票,提供食宿。因为办公条件的限制,没有足够的地方来安置这些人员,经上级部门批准,武都区救助管理站找专门的托养机构对这些人员进行站外托养,同时,将这些人的信息通过《今日头条———寻人栏目》《全国寻亲网》
发布寻亲,通过《今日头条》寻亲已使5人与家人团聚。另外,救助管理站还与公安部门配合,对他们进行DNA采集和人脸信息比对,通过数据库信息比对,寻亲成功一人,已护送回家。我们相信哪怕只是多了一分希望,那也是距离他们回家的路近了一步。
与此同时,武都区救助管理站在冬夏两季及时开展“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活动。工作人员顶烈日、迎严寒,在城区大街小巷、桥梁涵洞、车站、城乡结合地进行不定时巡查。做到发现一例,救助一例,确保城区没有流浪乞讨人员发生意外事故。通过发放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及张贴宣传救助政策、未成年人保护法,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广泛宣传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政策,使大家了解救助政策,理性施舍。
救助,意味着常人眼里的苦累脏臭;意味着万里送人还乡的劳苦奔波;意味着寒冬送温暖的顶风冒雪;意味着夏季送清凉的汗流浃背……可是对于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而言,更意味着为流浪人员提供一顿热饭,一床棉被,一份团圆。这份工作很累,但是他们心里很幸福,看到一个个家庭重新团聚,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继续奋斗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武都讯(通讯员严艳)近日,笔者在武都马街镇沙坪村看到,漫山遍野的花椒树挂满了一粒粒浑圆饱胀的花椒,一阵清风吹来,椒香扑...
陇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