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当:小香菇带来大效益
本报记者 周者军
春日,走进两当县杨店、站儿巷、泰山等乡镇,川坝地里,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每座大棚里整齐码放着成千上万的菌棒,菌棒上布满了或大或小、像小伞一样的香菇。菇农们有的忙着采摘成熟的香菇,有的在摆放菌棒,有的为菌棒打孔,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记者在站儿巷镇后河村村民陶志有家的香菇种植大棚里看到,陶志有和妻子、儿子正忙着采摘成熟的香菇,一家人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几个筐子就被新鲜的香菇填满了。
“我家的12个香菇大棚里有8万袋种香菇的菌棒,平均一袋菌棒6茬总共能出菇1.5斤。按目前市场上一斤新鲜香菇5元的平均收购价算,一袋菌棒除掉成本,一年下来至少能收入2.5元,8万袋就是20万元。”陶志有一边摘香菇,一边算着收入账。
陶志有是从2011年开始种袋料香菇的,是村里种袋料香菇的带头人。
“刚开始,只是想尝试一下,没想到这几年效益一直不错,加上县里大力支持,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植香菇。”陶志有乐呵呵地说。
两当县大部分乡镇地处深山林区,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湿润,土壤、水质、大气环境条件好,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投入低、产出高、见效快、前景好等优势,特别是生产的香菇以个大、色白、肉厚,受到各地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两当县食用菌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两当县把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作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先后投入发展资金1500余万元,建成10万袋以上香菇栽培示范点24个,注册食用菌商标3个,组建食用菌专业合作组织11个,配套建成了食用菌贮藏保鲜气调库10座,并兴办废弃菌棒加工机制木炭厂2个,全县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形成了“农林生产废料—食用菌—废弃菌棒—机制木炭”循环发展格局。2014年,全县种植袋料香菇达609.7万袋,实现利润1500多万元。
为提升产业质量效益,两当县引进陕西省宁陕县黄波菌业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良种选育、新技术研发、科技培训和销售。同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公司与香菇种植户签订购销协议,畅通了香菇销售渠道。
如今,两当县有10个乡镇种植香菇,出产的香菇不仅畅销陇南各县区,还进了天水、宝鸡、汉中、兰州等周边城市的超市。过去零星种植的小香菇,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主导产业。
新闻推荐
两当县精心打造百公里绿色文化长廊两当县将绿色文化长廊建设同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精心实施316国道、太阳至云屏等重点路段沿线绿化工程和县乡公路沿线美化工程,涉及全县...
两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两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