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薛巍敏
近年来,伴随着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农村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
由于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当下农村互联网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甘肃省康县通过建设为村微信公共服务平台,以乡村为单位,将村民村市聚焦在平台上,利用为村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各项有关事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手机互联网改变村风
地处康县城关镇的冯家峡村这些年的变化可不小。村里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淘金让家里逐渐富裕了起来,加之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这里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过,面对这种变化,村里的“热心人”冯宝贤却高兴不起来:“近几年村里经济条件的确比过去好了许多,可是风气却没怎么提高甚至有些倒退。”在他看来,现在村里人不再像过去那么亲密,反而多了隔阂。
“大家都忙着外出务工,村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人逢年过节回家后仰仗着在城市里赚到了钱,将赌博的风气带到了村里。”
为了扭转这一现状,冯宝贤想到用微信群的方式拉近村民之间的距离,2014年,他建立起第一个面向全体冯家峡村村民的微信群。
“这个微信群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原来交流变少的村里人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一天群里互动的消息能有上千条。”冯宝贤略带兴奋地告诉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微信群让村里许多人的心结打开了,也使得村民可以更直接地参与到村务的管理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在这个微信群中,村民们开始积极评议村中的好人好事,同时,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也有了更多的关注,“外出打工者若家里有什么事情,也可以通过村里的微信群相互沟通,集全村的能力相互帮助。”
“为村”更为村民
虽然微信群的建立让冯家峡村的风气明显好了,但是群里人数不断增长和信息量的增加,也让冯宝贤犯起了难:“随着信息量增大难免出现一些垃圾广告,甚至一些不良信息。同时,大量的无用信息也让一些有真正需求的留言被忽略。”2016年,通过有关方面的努力,腾讯公司的“为村”项目正式在冯家峡村生根发芽,这也是康县在所辖区域内通过推进互联网改善村民生活的积极举措。
记者看到,与单纯的微信群相比,“为村”有针对乡村特点更加专业的互联网互动形式。为村公众服务号分为“广场、大喇叭、我的”三大功能板块,通过建立为村平台,将村民聚集起来,发动村民登录注册,选择村里的热心人、带头人和比较熟悉互联网的人,负责运营为村平台。
而在这一平台上,低保户名单、扶贫款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都清晰可见,村民可以评论,可以提意见,实现了村务公开。同时,该平台集成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项目,将村里的土特产卖出去,把村外的游客请进来。
“我们家里现在搞土蜂蜜养殖,每个蜂箱有1500多块的收益,为村平台使得我们的客源更广了。”冯家峡村村民冯小娟告诉记者。
此外,为村平台还能实现病虫害上报、网上订票、投工投劳、书记信箱等一系列贴近村民生活的功能,并对垃圾信息、违规信息等实现有效的过滤,让村民互动真正健康有益,让手机互联网服务于农村的生产生活。
经过一年的发展,在全国试点推广“为村”项目的2500个村中,康县城关镇冯家峡村综合指标排名全国第一,实现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让美丽乡村唾“手”可得
目前,康县全县都在积极铺开“为村”项目,全县已建成1个县域“为村”总号,申请“为村”项目的村庄42个,开通“为村”村庄公众号19个,“为村”村庄认证15个、认证村民1426人,多项业务功能上线的试点村庄10个,关注用户达到7727人,初步形成了县域大运营、村里小运营的“为村”发展氛围。
去年康县通过为村平台“村里好货”商城,实现线上销售特产1046单、其中贫困户特产430单,销售总额达到11.38万元,实现为村赶集小买卖订单530单,销售额达到4.5万元。
近年来,康县大力提倡城乡一体化建设,但农村发展整体滞后,乡村中的青壮年通过外出务工向城市迁移,是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对改善经济状况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同时也引发了乡村的空心化问题,进而造成情感的失联,加剧了留守者与信息的失联,加剧了乡村与财富的失联。
如何有效解决贫困村的情感失联、信息失联、财富失联?手机互联网更广泛的应用或许能带来新的途径。
“我们依托美丽乡村创新了‘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的电商发展模式,助推***精准脱贫的创新发展,为开展“为村”项目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村开放平台借助互联网大胆破旧立新发展乡村商务、电子政务,有效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通过培训帮助村民运用互联网产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让村民自主将村庄导入脱贫的轨道。”康县电商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村”项目并不只是一个手机互联网平台,更在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新闻推荐
康县茶农正在茶园里对茶树进行施肥松土管理近日,康县两河镇中营村茶农正在茶园里对茶树进行施肥松土管理。据了解,该县5.9万亩茶园今年产茶.5万公斤,实现产值多万元。本报通讯员马步虎...
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