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杨丽萍 和青青
连日来,在徽县麻沿河镇四坪村和屈兰村羊肚菌种植基地里,一座座黑色的保温棚整齐排列,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农户们平整土地、土壤消毒、撒播菌种、覆盖地膜、摆放营养袋……田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2020年屈兰村发展羊肚菌大棚13座,羊肚菌产值20万元,羊肚菌采收后的‘空档期’种植蔬菜,产值5万元,带动周围群众务工100余人次,流转土地10余亩,为当地村民增加收入5000多元。”屈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杨强告诉笔者。
“经过两年不断的学习和尝试,现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屈兰村土壤经过专业检测,加之有利的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羊肚菌。我们的菌棚也由去年的13座增加到今年的20座。”屈兰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吴柏林介绍,“基地11月份进行种植,明年4月份采收上市,预计产量达8千余斤,产值64万元。”
“本来处于观望的态度,但看到屈兰村两年的试种结果都不错,今年也跟着试试,羊肚菌产业前期投入小,见效快,风险也相对小一些,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可以解决村内闲散劳动力问题,一举多得。”四坪村羊肚菌基地负责人刘小雄说。
近年来,徽县麻沿河镇在巩固壮大以劳务输转、畜牧养殖、苗木种植、中药材种植等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基础上,依托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按照“生态麻沿,菌菇之乡”发展思路,以甘肃星悦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以熊北、屈兰食用菌产业基地为支撑,辐射带动麻沿河镇15个村发展袋料香菇、平菇、木耳、羊肚菌等品种。今年底,累计建设大棚达到100座以上。形成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和劳务输转、畜牧养殖、苗木、乡村旅游、林果、中药材等提质增效的“1+X”产业格局,不断完善“企业(龙头)+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全力打造“菌菇之乡”。
新闻推荐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朱登山吴嘉宁周园园作为西北重要的苗木繁育基地,每年入秋以后,徽县便迎来了当年的第二个苗木销售...
徽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徽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