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绣花功” 织出“富民锦”
——徽县“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周者军
通讯员 李文翠
去年以来,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效增加群众收入,徽县把做强做大农业特色产业作为强有力的抓手,启动实施了“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随着这一工程的推动,徽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5632元增加到2016年底的7804元,增幅38.6%;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4.2万人,下降到2016年年底的1.73万人,下降58%。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农业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徽县的优势在山水,特色是绿色。要让农民持续增收,必须从实际出发。为此,去年年初,徽县启动实施了“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1”就是全县每一个行政村确定一项特色产业;“2”就是县财政为每一个行政村平均安排20万元资金引导产业发展;“3”就是每村创办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个电商示范店,创建一个特色品牌。“百”,就是以扶贫资金为杠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动员群众积极参股,每村撬动民间资本投入100万元以上;“千”就是以产业脱贫为导向,确保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千元以上;“万”就是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为有效推动这一产业扶贫工程,徽县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把任务落实到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身上,同时建立全县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按照川坝河谷区、丘陵盆地地区、高寒阴湿地区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并树立田河、火石、中坝、黑松等典型村,以鲜活的发展经验,鼓舞全县上下的干劲,启迪干部群众的智慧。
实施“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以来,徽县坚持把苗木作为主导产业,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长短结合”的原则,根据各村的立地条件、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遵循群众意愿和市场规律,以苗木繁育、畜牧养殖、经济林果、蔬菜、中药材、食用菌、养蜂、林下经济等产业为重点,在全县213个村全面推行。截至2016年底,全县特色产业面积达27.06万亩,实现产值18.84亿元,打造了黑松苗木、田河银杏、青泥黑猪、文池土鸡等20多个特色品牌。
(转3版)
(接1版)
资金技术人才鼎力扶持,凝聚产业持续发展动能
特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徽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通过合理配置资金、整合扶贫资金和民间资本、优先安排涉农项目、优先享受产业扶持政策、优先落实财政贴息贷款等方式,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产业大户高标准、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引导群众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劳务入股等方式参与发展。
2016年,县财政为88个贫困村每村安排2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2017年,徽县积极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列支4633万元作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全县213个行政村每村平均安排20万元,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建立以“合作社控股+村集体持股+群众参股+贫困户配股”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为促进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徽县重新修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扶持奖励办法,连续两年兑现土地流转资金230余万元,鼓励引导农民采取出租、转包、转让、互换和入股等形式,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实现了土地收益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目前,全县已流转土地16.8万亩,为产业扶贫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扶贫、财政、农牧、林业等部门通过项目扶持、资金倾斜、技术指导等,有力助推产业扶贫稳步发展。充分发挥农林科技人员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作用,紧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依托产业基地、合作社,定期组织贫困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应用,并从生产资料、技术服务等方面予以帮扶指导。金融部门积极扩大财信担保、小额信贷扶持范围和扶持额度,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各乡镇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为贫困村、贫困户选准致富产业,积极发动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带动产业扶贫工作,有效解决了“扶什么”“怎样扶”的问题。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工程的资金达6393万元,这些资金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了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通过资金的强有力支撑,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初步探索出“合作社控股+村集体持股+群众参股+贫困户配股”“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等具有带动扶贫作用的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共成立农民合作社853家,总资产16.64亿元,吸纳贫困户3.03万户。
产业扶贫工程产生多重效应,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
“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培育壮大了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扶贫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通过产业扶贫工程推动,形成了以苗木繁育、畜牧养殖为主导,以核桃、瓜菜、烤烟、中药材等为特色,生态旅游、电子商务等为优势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其中,苗木产业快速壮大,截至目前,全县发展各类苗木总面积12.6万亩,总产值达14亿元,培育苗木专业村96个、专业合作社83个、苗木绿化公司23家,带动全县1.26万户群众实现了增收,初步建成了北部生态林和珍稀苗木、中部园林绿化苗木、南部特色经济林苗木等三大苗木基地。
与此同时,农村群众以合作社为平台,积极投身产业发展,促进了群众观念的大转变。以财政资金为杠杆,吸引群众积极参股,一改以往“送钱送物”救济式扶贫,破除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激发了主动脱贫愿望,从“要我脱贫”转变成了“我要脱贫”。
在财政扶持资金的引领下,徽县从融资担保、贷款贴息、技术职称等方面给予创业支持,带动了百姓创业的热潮。目前,全县开办网店1130家,销售总额达4.65亿元;有微商2150家,销售额达1960万元,形成了一批集农产品仓储、加工包装、物流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准化电子商务示范园。
在推进产业扶贫工程的过程中,徽县还将财政扶持资金以村集体持股的方式注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积极盘活村集体土地、林地等集体资产,支持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所持股金产生的红利作为村集体积累,有效破解了村级积累不足的问题。截至2016年底,全县213个行政村集体资金达到4491.1万元;88个贫困村的集体收入达到631万元,全面消除了村级积累“空壳村”。
新闻推荐
徽县银杏树镇高坪村群众在田间喷洒农药2月22日,徽县银杏树镇高坪村群众在田间喷洒农药。目前,徽县17万亩小麦进入返青阶段,农业部门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指导农民开展春季小麦的田间管理。本报通讯员高...
徽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徽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