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尹辉东
“烟叶烤黄,黄金万两。”这对于徽县银杏树乡的烟农来说一点都不为过。金秋时节,正是烤烟采摘烘烤的关键时期,一片片烟田长势正旺,一排排烟炉拔地而起,一个个烟农喜笑颜开,随着烤烟产业收入的显著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银杏树乡关坡村的邓国卫种植烤烟已有十多年,如今,发展烤烟让他鼓起了钱袋子,家里的家电、农机具应有尽有,生活乐开了花。这两天,他正和乡亲们忙着采摘烘烤烟叶,他家今年种了18亩烤烟,采收的劳动量特别大,但他一点也不用发愁,因为村里组织了烤烟产业“互助社”,在抢收时节,大家集中力量,互相帮助,保证家家都丰收,谁都不落下。谈到“互助社”,关坡村支部书记李长春津津乐道,“有了‘互助社\’,咱们村邻里更融洽了,发展烤烟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了!”
和烟农们一样忙碌的还有县烤烟站的工作人员,田间地头、烟炉旁、工作站,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从年初开始,徽县农业部门就提早动手,制定烤烟种植规划,落实烤烟种植面积,及时调运发放烤烟育苗物资。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社,大力宣传烤烟产业的订单农业产业优势,帮助群众算效益对比账,提高群众种烟积极性。并开展技术服务与培训工作,实行科技特派员驻点工作制度,对每个烤烟发展重点村至少派驻一名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督促烟农抢季节、抓进度,加快烤烟育苗工作。
徽县烤烟站站长马友邦介绍,今年在烤烟生产上通过推广实施漂浮育苗、测土配方施肥、膜下移栽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实现了提质增效,全县种植烤烟4000亩,预计总收入将达到1200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徽县讯(记者白杨通讯员贾寒峰)近年来,徽县充分利用森林覆盖率高,灌木林地、荒地面积多等地域优势,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项目整合、示范带动等措施,从培育养殖大户、建设养殖小区入手,积极动员和...
徽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徽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