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小山货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全力建设国家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本报徽县讯(记者周者军)古朴的根雕从大山沟走到城市人家、精美的山核桃工艺品成畅销的旅游产品、巧夺天工的栗亭砚成为行家的珍藏……近年来,徽县加大文化资源开发力度,在过去山沟里不起眼的树根、野果、石头等山货上做文章,给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徽县天合山核桃工艺品专卖店里,一个个山核桃工艺品古朴典雅、栩栩如生,而且因蕴藏“和和美美”的寓意,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山核桃这种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野果,经过洗选、切片、剔果仁、干燥、粘接、定型、抛光、细雕等20多道工序,再经过徽县民间艺人巧妙加工后,被制作成花瓶、老虎、奔马、笔筒等形态各异的工艺品,畅销兰州、西安、成都等大中城市,如今已成为徽县旅游文化产品的一张名片。
在徽县,与山核桃工艺品一样享誉省内外的还有根雕艺术品、嘉陵江奇石和栗亭砚。位于徽县银杏树乡的“天赐一秀根石艺术中心”根雕艺术馆里,沉睡多年的枯木朽株在这里化腐朽为神奇,一件件状如蛟龙、仙鹤的根艺,远看苍劲挺拔,近观纹理多变,吸引了不少爱好者前来购买。砚台展室中,一方方栗亭砚造型千姿百态,质地温润如玉,无不令人赞叹。同时,徽县泥塑、绢塑、脸谱、刺绣、景泰蓝工艺壁画、粮食艺术书法等文化艺术产品正在逐渐兴起。2013年,徽县文化产业投资额达1.33亿元,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4600万元,签约金额达1.5亿元,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闻推荐
徽县蓬勃苗木花卉基地员工在管护花卉6月17日,徽县蓬勃苗木花卉基地员工在管护花卉。近年来,徽县突出精品苗木花卉基地建设,着力丰富苗木花卉品种、提升苗木花卉质量,使育苗业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
徽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徽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