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者军 通讯员魏亚旭
金秋十月,走进徽县伏家镇索罗村,宽阔平展的水泥路联通每户人家,青瓦、白墙的新房掩映在核桃树下,农家小院里黄灿灿的玉米与农民的笑脸相映衬,渲染着硕果累累的金秋。
“今年,我们索罗村可是喜事连连,这都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给咱百姓带来的实惠呀!”在村级组织活动室,记者见到了正在整理“索罗村双联大事记”的村支书杨东仓,提起 “双联”行动给村上带来的变化,杨东仓很激动。
杨东仓告诉记者,索罗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村上471户人家,1820人,过去一直靠天吃饭,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村里的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村子在县上249个村中处于落后位置。在“双联”行动中,索罗村被定为徽县县委书记王强的联系点。自今年2月以来,他几乎每个月都要来村上两三趟,下地头、入农家,与农民一起劳动,倾听意见,共商脱贫致富规划。在他的奔走下,一个个项目落户索罗村,村上的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
在“索罗村双联大事记”上,记者看到,帮扶单位为村上制定出台了《索罗村小康发展规划(2012-2020年)》;4公里通村公路得到了硬化;大部分农户实施了改厕改圈工程,建起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点、新修了污水排放渠,并配备专门的保洁员;村上每户人家都新栽植了核桃树,县核桃技术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为全村群众举办了核桃嫁接和管护技术培训班;村上建起了文化广场,还购置了音响设备,组织群众开展唱歌、跳舞等文化活动;依靠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村上10多名妇女相继办起了养鸡场、跑起了运输、开起了小门市部……
村民钱淑霞家以前也养鸡,由于没有周转资金,规模一直上不去。如今,她依靠5万元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办起了养鸡场,规模超过了5000只,每天能收1800只鸡蛋,毛收入800多元。每月县畜牧中心的技术人员还到鸡场,帮她解决疑难问题。
说起今后的打算,钱淑霞信心十足地说:“有‘双联\’行动的支持,我打算明年再扩大规模,争取养殖数量达到1万只,还要学习变蛋的制作方法,把多余的鸡蛋做成变蛋,增加收入。”
乘着“双联”行动的东风,索罗村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新闻推荐
成行的苗木、粉饰一新的房屋构成一幅农家富足图。近年来,依托苗木繁育产业,徽县高桥乡黑松村群众实现了亩均收入过万元的目标。 本报通讯员 刘亮...
徽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