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陇南 今日宕昌 今日两当 今日徽县 今日成县 今日西和 今日礼县 今日康县 今日文县
地方网 > 甘肃 > 陇南市 > 今日宕昌 > 正文

杨仙强进城记

来源:陇南日报 2020-03-26 03:3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王坤韩县银王芳

“山是石头山,插在云里面;田是卧牛田,挂在半山间。”这是过去宕昌县两河口镇山背、罗湾两村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山背、罗湾人的命运。

记者来到位于宕昌城区的易地扶贫搬迁点——山水雅园小区,只见小孩在院内嬉戏打闹,老人悠闲的晒着太阳,离小区仅100多米的扶贫车间里,机器声响个不停,村民们正伏案操作。

“我家是2017年12月从山背村搬迁到城区的。”在扶贫车间记者见到了正在加工手套的杨仙强。

杨仙强一家4口,是山背村的第一批搬迁户,丈夫豆比学平时主要在山上务农,闲暇时进城打工,两个孩子分别就读于县职业中学和实验中学。

每天在腾达实业宕昌扶贫车间上班8个小时,中午、下午按时回家给孩子做饭,虽然也比较辛苦,但在扶贫车间工作的杨仙强每个月能拿到1200多元的工资,有时候按计件工资还能挣到2000元以上。

“比起以前在山背村,现在的生活真是好了太多。”杨仙强说,“山上的苦日子真把人过怕了,看病难、孩子上学难,住房条件差,生活条件落后。全家的收入主要靠种庄稼,一年下来收入也只有1万多元,只能够勉强维持家用。”

“我母亲患病多年,每到冬季病情就容易复发,由于进城路途遥远、道路颠簸,所以每次下山看病就成了难事,母亲晕车,病情轻的时候,她都选择扛着。”说起以前的日子,杨仙强直摇头。

山背村坐落在高半山地区,曾经和邻村罗湾村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滞后,生存环境恶劣,群众思想守旧,文明程度较低。

2017年,省政府办公厅联系帮扶两河口镇山背、罗湾等6个贫困村,在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后,作出了“山背罗湾易地扶贫搬迁”这一重大决定,从此村民们告别了昔日破旧昏暗的土坯房,在城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搬到县城后,生活环境变好了,孩子们上学、老人看病就医方便多了。”谈起搬迁后的生活变化,杨仙强说,现在和丈夫通过务工、种庄稼,再加上合作社的分红,家里每年也能落个3万多元。

“真是越来越好了!”

据了解,通过政府扶持资金入股到合作社,去年杨仙强一家得到了2248元的现金分红和20篮鸡蛋实物分红。

疫情期间,车间实行轮班制,工人们分批次上岗。杨仙强下午休息,她准备上山去帮丈夫干农活。

“现在回村的路又宽又大。”杨仙强说。

跟随杨仙强,在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后,记者来到了山背村。

春光正好。田间地头,村民们回村春耕备耕的身影随处可见。杨仙强和几位村民简单聊了几句后,便去了自家的生产周转用房里,换上了平时劳动的衣服,背起背篓,拿上农具,走向了农田。

“家里一共有5亩多地,每年都会种植玉米、小麦、土豆和一些时令蔬菜,这两天主要给菜地和花椒树苗松一下土。我们还种了辣椒,辣椒苗和化肥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豆比学告诉记者,等忙完农活他还要回县城务工。

“生活这么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没有易地搬迁,我们就不会这么快脱贫。”杨仙强感叹道。

据了解,山背、罗湾两村已实现整村搬迁,于去年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

新闻推荐

哈达铺车站开出进疆复工专列

【本报讯】3月25日15时,K6651次列车从“红色加油站”——哈达铺车站驶出,搭载着1128名务工人员开往乌鲁木齐,复工返岗。这批...

宕昌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郝藏村养羊记2020-03-25 00:45
评论:(杨仙强进城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