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新闻 宕昌新闻 两当新闻 徽县新闻 成县新闻 西和新闻 礼县新闻 康县新闻 文县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陇南市 > 宕昌新闻 > 正文

陈月平养蜂记

来源:陇南日报 2017-08-22 01:39   https://www.yybnet.net/

陈月平和合伙人杨张云一起查看蜂箱。本报记者韩县银摄每一盒蜂都凝聚着满满的心血,每一滴蜜都承载着脱贫增收的希望。从漂泊在外的打工仔,到专业的养蜂人,这一次,陈月平真的找到了致富门路———本报记者韩县银盛夏时节,记者来到了位于宕昌县车拉乡的阳坡村。在蜂农陈月平的养蜂基地,只见一排排新式的蜂箱整齐排开,浓郁的蜜香扑面而来……“这前前后后加起来,总共有210多箱蜂。”陈月平介绍道。陈月平今年25岁,因为家庭贫困,早早地就辍学了,之前他一直在外打工,去过附近的县区,也到过遥远的新疆。“没有办法,我们这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经济来源少,家中收入太微薄。”想起那些年,陈月平有着很多无奈。陈月平说,自己家中父母身体不好,只有他一个劳力,纵使在外打工,也只能是维持基本的温饱。2014年一次和老乡的闲聊中,让陈月平知道了家乡党委、政府鼓励扶持贫困农民发展土蜂养殖的消息,也让他有了尝试一下的念头。随后,陈月平购买书籍、利用网络开始学习养蜂技术,并于2015年年末返乡开始了养蜂创业。(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其实我以前向村里有经验的养蜂人学过,加上有政府扶持,真的是个很好的机会。”陈月平说。虽然信心十足,但一开始还是一波三折。2016年,陈月平开始尝试养蜂,但因为管理、技术不到位,一年下来,收效甚微。“后来我就拼命地学,向有经验的养蜂人学习,向县畜牧局有关专家求教。”陈月平说,这两年县上提倡活框养蜂技术,相比较传统的土蜂养殖技术,这种技术显然要更先进。“活框养蜂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摇蜜器可以在不伤害蜜蜂的前提下取出蜜来,实现人与蜂的和谐相处。”陈月平说,作为养蜂人,蜜虽然一定要取,但更希望蜂也能成活下来,活框养蜂技术让这一愿望变成了现实。目前,陈月平成为阳坡村第一个掌握活框养蜂技术的人。陈月平告诉记者,当地气候和植被条件好,蜜源除了山上的野花外,更多的是当地群众种植的党参、黄芪等中药材所开的花,产出的蜜原生态、无污染、高质量。“目前已经取了7桶,每桶都是37.5公斤。”陈月平说,今年形势很好,全部取出的话估算产量在2000公斤左右。陈月平在自己养蜂的同时,还给其他贫困户分享经验、传授技术,先后带领村上20多户贫困户一同发展养蜂产业。今年和他合作养蜂的杨张云便是其中之一。据了解,根据宕昌县精准扶贫“十条路”拓展行动扶持办法,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新发展中华蜂10箱以上的,每箱补助100元,使用新式蜂箱的每箱补助150元。“对于贫困户来说,这是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现在政策这么好,可以的话我希望更多的农户能够加入到养蜂事业中来,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陈月平说。对于下一步的打算,陈月平也已经想了很久:“还要再多学习知识和技术,管护好目前已经有的这些土蜂,同时再找一些销售的渠道,当然个人问题也会抓紧解决……”

新闻推荐

烈日下的花椒采摘工

马街镇沙坪村椒农在摘花椒。武都区花椒种植涉及37个乡镇650个村组,基本实现花椒全覆盖。本报见习记者李董摄7月23日,武都区马街镇沙坪村椒农在沙坪流域万亩花椒基地采摘花椒。本报见习记者马迪摄...

宕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宕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陈月平养蜂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