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讯 去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扎实有效去产能。该县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严控过剩行业新上产能。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顺利推进,关闭合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下辖的4对煤井,并通过国家级核验,化解产能96万吨,占全市总任务的78%。
多元施策去库存。该县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规范房地产开发、销售等行为。2016年,全县完成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分配入住569户,开工建设420套,完成3100户农村危房改造,为1675户贫困户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同时,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的方式,集中安置于仫佬家园、凤凰寨2个县城区安置点,分散安置于四把、宝坛、怀群等乡镇,完成投资5.2亿元,建成住房2236套。目前,乡镇安置点已全部搬迁入住1195人,县城安置点已全部分房完毕。
积极稳妥去杠杆。该县推进“先照后证、三证合一、六证合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群众对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满意率达100%。2016年,换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910本,新增私营企业215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4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320户。同时,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建成县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开通“一窗通办”国地税部分业务。
多措并举降成本。该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审批事项117项,明确各乡镇保留的权力事项80项、责任事项42项、公共服务事项55项,切实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同时,推进公车改革工作,核减、取消公务用车125辆,制定出台管理办法,规范公车日常管理;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完成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项目705个,交易金额12.02亿元,节约财政资金4545万元。
精准加力补短板。该县结合实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加快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智力扶贫等支撑能力。掀起通屯公路建设大会战,年内投资4200万元硬化通屯道路76条119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20户以上自然屯通屯道路硬化率达96.3%;投资969万元实施37个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46处,投资1514万元建设电力扶贫项目59个,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此外,争取国家林业局批准新增生态护林员指标2000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086户8346人实现脱贫;将符合低保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13182户48025人纳入低保政策兜底;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08亿元,覆盖贫困户11336户;建立农民工创业担保基金,发放担保贷款600万元;完成重点造林任务2.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至67.51%。
(蒙增师)
新闻推荐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白杨通讯员刘敏日前,成县索池镇大川村田间一派繁忙的景象,蔬菜温室里菜农们正精心为菜苗锄草,蔬菜拱棚内人们正培土育苗,地头上种菜能手正在对乡亲们进行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指导……...
成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