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楠
“电商扶贫助农增收成县特产走出大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州儿女共建家园。”
今年春节,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用这副充满电商元素的对联表达了对电商发展的新期盼。
春节前夕,成县举办首届电商年货节暨“我为家乡农产品代言”活动实现了成县电商发展的开门红。年货节上,苏元镇的手工挂面一个客户一单就买了100箱价值8000元的订单;二郎乡收获一笔订购1000个手工编织筛的订单;鸡峰镇销售土鸡4000多只,索池镇的潘林麦面、宋坪乡的土猪肉、镡河乡的柿饼等特色农产品被一抢而光……
作为“代言家乡产品,助力电商扶贫”代表,成县镡河乡土蒿村大学生村官刘蓓开办的“成县土生土长土特产店”网店,把当地贫困户的老树核桃、柿饼、农家土蜂蜜、木耳等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春节前,刘蓓的网店信誉一钻,销售额14万余元,其中,线上销售额12万余元,线下销售2万余元。
数据显示,以电商扶贫为主线的成县首届年货节通过前期预售和3天的现场销售,销售总额达到110.39万元,其中线上销售43.65万元,线下销售66.74万元。成县电商中心主任王润雪告诉记者,电子商务让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对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早日实现脱贫致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陇南电商发源地的成县,自2013年6月县委书记微博上叫卖核桃以来,把大山深处的核桃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直接卖到了北上广”等大城市,在帮助群众增收上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成县把破解‘农民收入哪里来\’这一难题的突破口放在‘微媒电商营销\’上。”成县扶贫办主任陈根长说。
借力电商企业建成“淘宝网特色中国陇南馆”、电商产业孵化园、电商物流园;走农村电子商务与***脱贫深度融合之路,探索出电商“网店”带贫、“平台”带贫、“信息”带贫、“就业”带贫、“工程”带贫“五条电商带贫渠道”。
截至目前,成县共开办网店927家,创建电商企业20家,物流快递企业40家,有线宽带覆盖197个行政村,建成县乡两级网货供应平台24家,累计电商销售总额5.67亿元,其中2016年销售额1.14亿元,开展各类电商培训86期14680人次,电商全产业链各环节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7100余人。
成县电商是陇南电商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在,建在成县的陇南电商产业孵化园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成县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阿里巴巴集团把成县列为农村淘宝“千县万村计划西北首个试点县”、“创新型示范县”。
新闻推荐
鑫报讯成县青年作家牛旭斌第一部散文集《风起离乡》近日由沈阳出版发行集团沈阳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四辑,包括“村庄是一辆散架的牛车”,“屋瓦上落满寂定的尘埃”,“院落外那垄风中的事...
成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