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新闻 宕昌新闻 两当新闻 徽县新闻 成县新闻 西和新闻 礼县新闻 康县新闻 文县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陇南市 > 成县新闻 > 正文

举全县之力精准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共文县县委文县人民政府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6-06-15 23:48   https://www.yybnet.net/

 

 文县是秦巴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之一。全县辖20个乡镇,总人口25万,其中农村人口21.34万,居住着汉、藏、回等12个民族。由于地处秦岷山脉腹地,境内山大沟深、沟壑纵横、地形复杂、石多土薄,贫困的广度、深度、难度在全省和陇南市都是少有的。近年来,在陇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文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创新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狠抓***精准脱贫各项措施落实,举全县之力,聚焦精准,整合力量,自我加压,主动作为,走出了一条思路转变、观念转换、发展转型的脱贫大道,使得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

 五年来,文县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9亿元,整合部门资金14.3亿元,完成建设项目686个。通过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易地搬迁、金融支撑、公共服务、素质提升等各类扶贫措施的深度落实,使2.15万户贫困户、8.6万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 13.1415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4.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61%下降到21%。

 一、困难挑战中真抓实干,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2015年,文县县委、县政府按照省上“1236”扶贫攻坚行动、“1+17”***和“双联行动”精神要求,以深度贯彻落实陇南

 市委“433”发展战略为契机,把***精准脱贫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坚持以***精准脱贫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脱贫攻坚的实效作为检验干部的依据,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迫切感,把所有的资源优先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全力落实省、市***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特困片区,紧盯贫困人群,整合项目资金,放大投入效应,创新扶贫模式,拓展扶贫途径,主攻难点,消除盲点,因村施策,因户施措,吹响了文县扶贫攻坚的“冲锋号”。

 大力改善基础条件“变穷貌”。去年,文县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6个、财政“一事一议”项目124个,危房改造5904户;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12.7公顷,新增坡改梯2907亩,完成低产田改造2936亩;为34个***村实施通畅工程196.3公里、通社公路54项217.76公里,同时自筹资金500万元,对34个***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建成安全人饮工程36项,解决了13个乡镇36个村4058户1829人的安全饮水问题。2015年底,全县建制村通达率达到100%、通畅率达到85%,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5%,贫困村电力覆盖率达到100%。

 加快培育富民产业“改穷业”。文县去年新发展农业特色产业16.3万亩,完成核桃高接换优31.7万株、油橄榄高接换优1.5万株,完成经济林综合管护75万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0.12万亩,创建高产玉米万亩示范片5个、高产油菜万亩示范片4个;新建网箱1070口,孵化鱼苗180万尾,引进鱼苗860万尾,孵化大鲵幼苗1.2万尾;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场118个,养殖小区6个,畜禽规模养殖户达708户。农业特色产业对贫困群众致富增收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积极实施易地搬迁“挪穷窝”。针对部分村社自然条件差、资源匮乏、灾害频发的实际,文县积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统筹推进安置区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部分偏远地区群众脱贫致富难题。全年投入易地搬迁资金1417万元,新建安置点2处,搬迁125户645人,其中桥头镇建华村安置点83户446人,中庙乡余家湾村安置点42户199人。

 强化金融支撑保障“治穷病”。采取财政扶贫资金贴息支持农户贷款、发展互助资金项目扶持群众发展产业等方式,文县为扶贫开发“撬动”更多资本,进一步增强了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去年投入扶贫互助资金147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320万元、县上配套1150万元,组建村级扶贫互助协会118个,成立农村互助资金小组163个,累计发放会员借款1276人619万元、发放***专项贷款4051户、1.938亿元;2016年省市下达文县***专项贷款任务12552户、5.5612亿元,截至目前,完成审批8473户、4.0489亿元,银行实际发放贷款7919户、3.7018亿元。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换穷境”。文县全面落实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各项公共服务政策,去年新扩建乡镇幼儿园12所,建成民办幼儿园19所,为农村学校配发了10.31万册图书、4347套课桌椅及必备的器材、设施;发放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1716人1006万元,落实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23419人1295万元,落实营养计划14730人1082万元、高中学生国家助学金2432人176.3万元、中职生助学资金735人345.97万元。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34个、文化室20个,乡村舞台71个、文化广场31个,为46个村配备了体育健身设施。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83%,乡镇中心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02%,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100%。

 增强致富增收本领“拔穷根”。依托县就业培训中心、职业中专和县委党校等培训机构,文县积极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全年累计完成大学生村官培训4期290人次、大学生村官电子商务培训12期3690人次、电商人才培训3期460人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9期41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期160人次、科技培训21期1.7万人次、城乡劳动力培训34期6932人次、“两后生”培训1000人次,累计完成技能鉴定3934人。全年输转劳动力6.4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89亿元。

 二、工作实践中坚持创新,探索具有文县特色的***模式。

 ***要因地制宜,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方矢。文县在推进***工作中,坚持在实践中创新,通过扎实开展***工作,初步探索出了一些符合本地实际、体现文县特色***之路,有力推进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

 突出典型培育,注重示范带动引领。文县坚持把典型培育作为推动***的有效抓手,按照“示范带动、规范提高、分类帮扶、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认真消化吸收在省、市***精准脱贫现场会上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立足临江、碧口2个特困片区和铁楼乡少数民族聚居区资源禀赋,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成功打造了一批产业带动、旅游扶贫、劳务输转、易地搬迁、综合发展等能在全县推广的***特色品牌。在一些乡镇实现了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先后创建了以中庙乡大水村、化坪村魔芋产业种植的“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扶贫模式;以铁楼乡特色白马民俗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旅游扶贫模式;以桥头镇建华村、中庙乡余家湾村为主的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和以碧口镇石土地、堡子坝乡月元、石鸡坝乡徐家山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劳务输出等为一体的综合发展型扶贫模式。

 抢抓发展机遇,创新电商扶贫模式。文县抢抓陇南被国务院列为电商扶贫示范市的机遇,主动适应当前发展形势,以电商扶贫为抓手,深度落实陇南市委电子商务集中突破战略,积极探索“互联网+”电商扶贫新模式,成功创建了以开发

 利用铁楼乡白马人民俗文化、尚德红桔农特产品、碧口茶叶产业、中寨地标产品文县纹党为主的“互联网+乡村旅游”、“互联网+订单农业”、“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村级微媒体”的电商扶

 贫模式。同时,按照“党组织凝聚、合作社带动、电商平台发力、公司助推”的电商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组织返乡青年、留守妇女、有志创业人员参加电子商务专业培训,开办网店,创建了“互联网+支部+合作社+公司+电商”的电商扶贫新模式和“互联网+电商助残”的电商扶贫模式,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致富增收渠道,为全县按期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力整合资金,规范资金发放使用。按照“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职、各记其功”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文县科学制定《全

 县***项目资金整合方案》,将用途相近、范围相似的资金纳入统筹整合范围,并认真做好省市联系文县单位帮扶资金与***工作的有效对接,提高各类项目资金使用的整体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贫困村切实增强“造血”功能。同时,按照项目计划操作运行程序,严格实行项目计划管理制、项目资金公示制、项目建设合同制、项目竣工验收制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大了***专项资金管理力度,通过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程序,从源头上确保了***资金监管到位、规范使用。2015年,累计整合项目资金11.2亿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7.2亿元,金融贷款资金1.9亿元,社会帮扶资金0.21亿元,招商引资资金1.8亿元,整合部门资金总量的80%(5.8亿元)用于脱贫攻坚,3.1亿元用于贫困村项目建设;2016年,整合项目资金7.4亿元,集中解决贫困村饮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的四难问题。

 整合帮扶力量,凝聚脱贫攻坚合力。文县始终把***作为全县最大的政治,认真落实县委、政府主体责任,县委书记、政府县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工作一线作为锻炼、培养、发现和选拔使用党员干部的主战场,整合各方帮扶力量,强化工作保障,凝聚攻坚合力,不断提升了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县共下派3205名“双联”干部,对点帮扶1.66万户5.87万贫困人口;抽调27名县级领导、189名科级干部和639名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双联干部、乡镇包村干部,成立了20个驻乡帮扶工作组和128支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102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和9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贫困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贫困乡镇的***产业发展助理。今年以来,对计划脱贫的34个贫困村新增了省、市、县三级双联帮扶单位18个,落实“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措施,基本实现了一对一帮扶贫困村、贫困户,为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推动工作落实。按照县级领导联系乡镇不变、县直部门双联帮扶村不变、原***村所联系贫困户暂时不变的“三个不变”的原则,对重点脱贫村逐一靠实了县

 级包抓领导。联村县级领导切实履行包抓责任人责任,率先垂范、统筹谋划,第一时间深入所联系的乡镇、贫困村,蹲村驻点,调研摸底,采取入户调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县直帮联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各乡镇***工作进行全面督查指导。与此同时,按照每半月听取一次***工作专题汇报,每一月组织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的方式,由县级领导带头,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分析问题形势、研究措施、解决问题,确保了全县***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凝心聚力中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截至目前,文县还有94个贫困村、1.27万户4.5万贫困人口未实现脱贫。特别通过多年的扶贫攻坚,公路沿线和条件相对较好乡村的贫困面缩小,剩下的贫困村大多数分布在高半山和林缘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差,农户居住分散,自然村数量较多,目前尚有188自然村不通公路。暴洪、石泥流及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使得全县尚有9270户3.5万人饮水质量不高。土地资源异常稀缺,新建住房选址难、成本高,使得易地搬迁难度较大。绝大多数贫困村都没有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主导产业,难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意味着文县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打好攻坚战的关键时期。

 为此,文县将紧盯小康建设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一号工程”,聚焦“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落实“1+17”***方案,着力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夯基础,全面加快全县脱贫步伐,力争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加快实施脱贫攻坚行动。文县以临江、碧口两大特困片区和铁楼乡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战场,聚焦尚未脱贫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规范建档立卡,完善***大数据平台,加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健全退出机制。实施“853”挂图作业,以项目整合资金,将领导力量、帮扶力量向特困片区倾斜,扎实开展整村整乡整片区推进。根据不同区域贫困原因、贫困特点、资源分布状况,因地制宜,分类规划,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政策和有效措施,确保到2018年实现整县脱贫、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持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和美丽乡村建设,文县力争到2017年底实现12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实施建制村道路畅通工程和“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建设工程,力争到今年底所有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有序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争2020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力争到2016年解决所有贫困村动力电覆盖问题。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到2020年贫困村群众住房改造率达到100%。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实行整流域、整片区推进。加大垃圾和污水处理力度,着力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

 大力培育多元富民产业。依托比较优势,文县加快“一乡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不断优化贫困乡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重点推动劳务经济、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发展,形成县有龙头企业、乡(镇)有支柱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四有”产业扶贫格局。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向特困片区倾斜、向贫困村覆盖,2017年底农业特色产业覆盖建档立卡村比例达100%,2020年底建成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多元富民产业体系。全面推行“互联网+”电商扶贫模式,积极探索完善“支部控股+合作社+群众参与+贫困户持股”、“合作社+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扶贫帮扶模式,积极在实施向南开放战略中,加强与周边市县在基础建设、产业开发、社会事业、乡村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集聚资源、吸引人才、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开拓市场,不断为***工作注入新动力。

 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文县着力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体系,实现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改薄”任务。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中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加强贫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困难群众就医保障水平。加大贫困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满足贫困群众文化需求。加快宽带网络建设,不断提升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服务保障水平。整合县乡科技力量,为贫困村群众提供便捷有效的科技服务。加大新型农民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坚持重心下移,精准对接培训需求,大力实施到户、到人、到产业的农民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确保预脱贫户技能培训全覆盖,村村都有持证农民技术员,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实现“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目标。

新闻推荐

刘永富在陇南调研时指出 立足资源区位优势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本报陇南12月10日讯(记者周者军)12月9日至10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在陇南调研时指出,要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全力推进“3341”项目建设工作,以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

成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乡村医生的心里话2012-11-24 00:16
王湾村人的好日子2012-07-25 00:52
猜你喜欢:
评论:(举全县之力精准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共文县县委文县人民政府)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