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海平 王笃宽
7月9日,蒙蒙细雨中,记者随同中国交通报“当好发展先行官”主题采访组来到陇南市成县鸡峰镇,中巴车快速地行驶在新建的雷神庙至草滩农村公路上,倏忽间,已经不知道穿越了多少个山头。向着车窗外放眼望去,白色的云雾萦绕在翠绿的山峦间,湿漉漉的水泥路蜿蜒其间,如一道道飞瀑,在每一户人家门前流过,形成了一幅美奂绝伦的山水画,似有车在画中游之感,令人心旷神怡。路的两边,村民们种上了美丽的七叶菊花,粉瓣黄蕊,把村路装扮得更加亮丽。菊花在微风中频频点头,像是在迎接每一位过路的游客。
距离成县县城20多公里的鸡峰镇赵山村,盛产的黄花菜、烤烟、核桃、散养鸡、土蜂蜜、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均是城里人的最爱。
但这里依然是成县最贫困的村镇之一。
“这地方周围都是山,山大沟深,路不通,啥都干不成。”4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赵育红介绍说。交通闭塞是阻碍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解决行路难问题是农民群众祖祖辈辈最大的愿望。没有路,这些特色农产品要变成钱,可是要费一番周折的。
据了解,2013年以前,赵山村只有1米多宽的土路,所辖的5个社中只有1个勉强能通三轮车,农民种粮食拉农用物资,基本都靠肩扛手提,背东西进山需要找亲戚朋友帮忙。每年九、十月份,正是农民卖烤烟的时节,雨多路滑,拉一车烟叶到50里外的烟草交易站要走三天时间,有时候运气不好,车子掉进泥坑,一周时间都出不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上一千多斤烟叶全部烂掉。
为提高农民收入,改变赵山村的穷困面貌,2012年以来,当地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号召,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在全县最贫困的鸡峰、二郎两个特困片区精准推进交通扶贫攻坚,赵山村被确定为县交通运输局的双联联系点。
县交通运输局通过走村串户调研,采取“三步走”思路,在2012年投资1100多万元,实施了雷神庙至草滩通畅工程项目,硬化道路7公里,开通了班车,解决了通往赵山村的主干道和村委会所在地出行难的问题。从2012年4月份开始,在一无项目二无资金的情况下,垫资90多万元,投入装载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克服傍山险路施工难度大、工程量艰巨等困难,历时1年多时间,建成了全长10.5公里、贯穿5个社的环形砂砾路,实现了赵山村社社通公路。从2014年5月份开始,采取“企业垫资、先行实施”的方式,垫资300多万元,对10.5公里道路进行了硬化,最终建成了路基宽4.5米、路面宽3米、厚28厘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彻底解决了赵山村道路不通的问题。
新建的环村路将赵山村5个自然合作社联系了起来,400多村民欢呼雀跃,这条路也被他们形象而又亲切地称为“通村联社路”。“现在路通了,不管阴晴下雨,村民们拉着烟叶一个小时就到交易站了。”赵育红高兴地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以前卖一趟烟叶花费三天时间到现在的仅仅一小时,中间省了烟农的人工费、吃住费,大概能节省1000元左右,而且中间省下来的时间还可以用来干别的活,农民种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赵育红自己不种烟种核桃,他的7.5亩改良核桃现在不用像以前一样背20里山路去卖了,直接等着有人开车进村收购。而他家的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2300元增至2014年的3700元,逐年猛增,今年则有望达到5000元。
不仅如此,路通了以后,危房改造、人饮工程等惠民工程紧接着在赵山村得以实施,村民将土房推倒,盖起了砖房,自来水也接到了厨房里。赵育红家一进三间的新房,液晶彩电,全实木家具,水泥院落,很是阔气。
鸡峰镇镇长高峰说,路通了以后,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山通村水泥路真正成了村民的致富小康之路。
出了赵山村,我们的中巴车在山间绕来绕去,满眼的葱绿夹杂着路边七叶菊的鲜艳,仿佛置身仙境一般。不多时,记者一行来到了草滩村,白墙青瓦红柱的民居和村民文化广场,坐落在一片青翠中,显得高端大气,宽阔平整的通社路、入户路把家家户户串联起来。
据高峰介绍,现在路通了,他们将在这里发展旅游业,开展草滩百公里自驾一日游,建设农家乐、旅馆,开辟宿营地,让城里人周末来领略“鸡峰耸翠”的鸡峰山风光。
这不,村民谈佑锁的“谈笑间”农家乐已经开起来了,漂亮的小二楼,屋内墙上还挂着毛泽东的诗词,顿时增添了几分雅气。当了老板的谈佑锁高兴地说,她的农家乐自6月份开业以来,每天都有天水、陇南等地的城里人来吃饭,最多一天能收入八九百元,至今她已有了上万元的收入。还有令她高兴的一件事,就是有了水泥路,在2里路外上学的两个孩子,再也不用踩着烂泥去学校了。
据村主任谈志刚介绍,草滩村有95户385口人,去年以来,政府通过为每户补贴17000多元房建费,并提供桌椅,鼓励村民兴办农家乐。乡镇书记、镇长通过微信和微博宣传推广,双联单位也积极宣传,使农家乐的知名度逐渐提高,游客络绎不绝。
谈志刚还说,雷神庙至草滩村18公里通村公路建成后,农户的散养鸡数量由每家一二十只增加到了近五百只。路通了,散养鸡的销售方便了,价格也上去了。有些游客在返程时也会买几只鸡带回去。
在草滩村村民文化广场左侧的一个房间里,货架上摆满了包装精美的土蜂蜜、土鸡蛋、核桃、桔梗、苦参、烤烟等当地的农特产品,这里是草滩村“电商村级示范店”。在推进***中,当地政府实施电商扶贫工程,“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推动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而这,也是因为有了路。
近年来,草滩村先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978万元,硬化通村道路11公里、通社道路8公里,正在全力打通草滩至镡河乡黑沟、宋坪乡双岐沟、城关镇柳垭3条联网断头路。开通了县城至草滩客运班车,建起了顺通物流快递代办点,彻底解决了沿线9村7000多名群众多年来的出行难和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在通路通车的基础上,草滩村规划实施了贫困村“农电网改造工程”“宽带网络覆盖工程”和“金融网点建设工程”,为开展电商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鸡峰山珍品”“草滩珍宝阁”等电商示范网店销售核桃、土鸡等20多种农产品,全村人均每年增收187元,打造形成了“鸡峰土蜂蜜”等一批土特产品牌,并为广大农户提供生产生活用品网上代购和代缴电费等便民惠民服务,电商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7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达到6400元,高出全县人均纯收入871元,年均增幅30%以上。
在位于成县的淘宝网“特色中国·陇南馆”,工作人员都忙着接单、配货。成县圆通快递公司的马经理说,他们公司进出货量比较大,一天能接1000单,60%是农特产品,而买进来的则主要是衣服和电子产品。农村公路硬化了,快递物流服务就到了农户的家门口。
成县电子商务中心副主任尚磊介绍:“陈院镇梁楼村、抛沙镇广化村等地人口集中,生活条件好,网购能力强,且有农产品往出走,我们在这些地方建的快递代办点就比较多。”成县目前已经拥有了41家快递公司,由于全县245个行政村大部分都通了班车,村民将农产品带到班车上,送到县城,由供货平台集中收货、统一发货,非常方便。
据了解,2011年以来,成县共新建通畅工程135条719公里、便民桥38座,2015年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将达1.6亿元,56条298公里通村公路正在建设,向南开放的重点项目毛坝至镡坝公路等一批连片扶贫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截至2014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395公里,100%的乡镇和85%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沥青路,今年底将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全面打通***的‘最后一公里\’。”陇南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严仓一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蒋文艳)ll月2日,记者从省工商局获悉,到20l8年底,甘肃省要力争80%以上的县市区创建成为无传销城市。一些重点整治的地区,到20l7年底,70%以上的县市区必须达到创建目标,力争80%的县市区达到创...
成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