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农膜加工再利用。
机械捡拾废旧农膜。
□本报记者吕娅莉文/图
众所周知,地膜覆盖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等作用,近年来,为平凉市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带来了巨大效益,但大量的废旧农膜也带来了“白色污染”,造成极大的生态隐患。
废旧农膜危害巨大
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高级农艺师任怀义告诉记者,平凉市是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年降雨量平均在300—500毫米之间,且80%以上集中在7、8、9三个月,冬春连旱、十年九旱是平凉市的基本农情。地膜覆盖技术既可以蓄水保墒,抵御干旱灾害,又可以提高地温,促进作物生育,是旱区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在稳定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介绍,2014年,全市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00多万亩,农膜使用量达到1.96万吨,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废旧农膜残留问题也日益突出,每年产生的废旧农膜数量达1.2万吨以上。同时,平凉市地膜覆盖技术推广集中在旱塬、山台地,覆盖范围广,捡拾难度大,回收成本高,加之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治理工作跟不上,回收率相对较低,致使每年约有30%左右的废旧农膜残留在土壤中。
“这些废膜的产生直接影响到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废旧农膜长期残留土壤耕层,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肥效发挥和作物均衡生长,致使农作物产量和效益下降。废旧农膜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污染地下水源,弃置于村居周围、田间地头、交通沿线、河渠沟道,既破坏农村环境,又形成二次污染。残留农膜与作物秸秆混杂,家禽误食后容易阻隔食道,影响消化吸收,长此以往,将会严重污染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任怀义告诉记者。
网络化回收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平凉市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行政推动,专项扶持,舆论引导等措施,使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
一方面,根据平凉市旱作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新建或改扩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17家,在重点乡镇、旱作农业示范区和方便群众捡拾缴售的地段设立废旧农膜回收屋,建立回收网站,主要村社建子网点的回收模式。全市设立乡镇回收网站108个,辐射村社建立的回收网点390个,基本形成县上有加工企业回收生产、乡镇有回收网站、村级有回收点的网络化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激发企业运营活力。从2010年至2014年5年时间,平凉市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回收加工扶持补助资金3085万元,回收加工废旧农膜31500吨,企业实现产能效益850万元,主要以初加工和深加工产值为主。全市根据地膜使用量,充分挖掘废旧农膜加工的潜力,结合政策导向,采取招商引资、启动民资和多方融资相结合的办法,筛选扶持建办起了恒达、兴盛、鑫隆、森源等4家1000吨以上回收加工企业,改扩建永兴、金达等13家400吨以上回收加工企业。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在信贷、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先审批和优惠。积极鼓励引导了企业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产品,加强技术改造,引进新型生产线,逐步提高深加工能力,生产塑料编织袋、地膜、管材及其他塑料制品。截至2014年底实施项目以来,17家企业共回收加工废旧农膜3.2万吨,棚膜2.3万吨,其他废旧塑料包装制品回收加工2.56万吨,回收利用率逐年提高。
平凉市“白色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记者了解到,为了完成今年平凉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目标任务,市农环站于3月20日至4月20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宣传月活动。工作人员深入街道、村镇、集市,大力宣传国家和省上有关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扶持政策及相关法规标准,为老百姓讲解废旧农膜的危害、一膜两用、适时揭膜等技术,引导全社会关注农膜科学使用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各县区农业环保部门积极发动和引导农民群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结合春耕生产自觉捡拾清理农田废旧农膜,重点对弃置于田间地头、村庄周围、交通沿线、沟渠河道等区域的废旧农膜进行集中清理。深入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督促企业按照包片回收协议及时配备专门人员,出动回收车辆,运行回收网点,应收尽收,加大废旧农膜收购力度;部分县区在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及农资门店设立了兑换点,开展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工作。
除此之外,全市废旧农膜回收采取电视、网络、报纸、手机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指导广大农民科学销售和使用厚度大于0.008毫米地膜,禁止加工企业生产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超薄地膜,营造全社会宣传动员的新共识。
仅2014年,全市农膜使用总量为19628吨,通过企业已回收利用废旧地膜14883吨,回收利用率达75.77%,比2013年提高3.77个百分点。回收利用棚膜近3877.7吨,回收率达到100%。经过努力,“白色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成效开始显现。
改善农村环境人人有责
“2015年,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要达到80%。”任怀义告诉记者,为实现这一目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大力推广“一膜两用”、“适时揭膜”等技术,以减少地膜使用量,提高回收率。要积极探索农膜“以旧换新”模式,每县要抓一个乡的试点,实行农户一手交旧膜,一手领新膜的补贴制度,充分调动农民收膜、交膜积极性。要通过增设网点、调整布局、流动收购等方式,解决农民与回收网点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只是其中之一,要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就必须从全社会做起,从每个人做起,教育每个人爱惜我们生活的环境,使广大农民群众普遍认识到废旧农膜危害生活环境的重要性。要采取举办培训班,制作多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争取环保知识进校园、进课堂,搞好宣传培训工作。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农村能源建设等实施项目,扩大辐射面,引导广大农民和回收企业把废旧农膜,生活垃圾塑料制品等一并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确保农村生活环境质量安全。”任怀义说。
新闻推荐
□通讯员王清太【本报讯】从1月份开始,经过七个月的艰苦奋战,天水通联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陇南暴洪灾后恢复重建三个标段施工任务已全面按期完成。去年8月12日,陇南发生特大暴洪灾...
成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