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作政 通讯员赵怀斌
这里的黄土酥脆,山头裸露,绿色成为东乡县最大的“奢侈品”。2015年的春天,勤劳的东乡人民在这片瘠薄的土地上,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绿化造林行动。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让这里舞起了“绿飘带”,使生态和民生经济实现“双赢”。
掀起全民“绿色行动”
3月25日,家住兰州的东乡籍退休干部马占龙专程赶到东乡县锁南坝,在子女们的搀扶下在故乡的山坡上栽下了两棵云杉树。虽然马占龙已年过古稀,子孙大都在兰州工作,但年初当他听到东乡县委、县政府号召“每一个东乡人每年至少要栽活两棵树,通过几年的努力将东乡建成一个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居住胜地……”时,老人十分兴奋。他召集全家子孙们郑重地说:“‘东乡满目是青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今天,这个梦想即将变成现实,我们家的老老少少要响应政府号召,每年都要栽下一棵树!”
退休干部马福林从临夏赶到锁南镇毛毛村,当起了义务植树员,和乡亲们一起在家乡的山坡上植树。
东乡县数不清的大山大沟,都有一个共同特性——荒山荒坡,自然条件很严酷,给一代又一代的东乡人心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去年冬季开始整地到现在植树,200多名长期在外的东乡人都被东乡“绿色梦”所吸引,纷纷回到家乡植树。
东乡,数不尽的荒山都是松软的黄沙土,水土流失特别严重,而这样一个地方被刘家峡库区、大夏河、洮河所包围,每年大量的泥沙、垃圾直接注入到刘家峡库区。当身处在兰州的许多人听到东乡要大规模建设生态时,高兴万分,奔走相告。在兰州长期从事环保事业的大学教授张涛动员社会各界关注东乡生态绿化:“绿化荒山荒坡,利在东乡,功在保护母亲黄河水源,造福兰州,造福祖国……”
实现生态民生“双赢”
锁南镇是东乡县县府所在地,一座美丽的新县城让每一个锁南镇干部群众满怀喜悦,充满自豪。建设生态优美的家乡,再次唤起了他们干事创业和无私奉献的激情。
3月25日,记者来到锁南镇植树造林点,看到这里造林的规模大、标准高。乡党委书记马明祥告诉记者:“去年冬天,干部群众不畏严寒,在镇政府选定的毛毛村植树造林点整地340亩。这次整地标准高、质量好,要在平常这样大规模地施工至少要投入20万元,可这次干部尽心尽力,群众积极参与,投入只有8万多元。植树造林、美化家乡体现了干部群众的心愿,所以大家积极投入,争做奉献。”
记者在毛毛村植树点看到,从山顶国道213线到山沟,宽阔的斜坡上到处都是运苗、植树、浇水的干部群众。据了解,仅在这个点上已栽植花椒1.2万多株、杏树2800多株、松树1000多株、啤特果1000多株。马明祥说:“锁南镇在完成县委、县政府要求的每个乡至少有200亩集中造林点的同时,还栽植行道树9公里、1630多株,完成退耕还林1000亩,一共要栽植树木5.6万多株……”
和锁南镇一样,不论是东乡最干旱的董岭、龙泉、高山,还是二阴地区关卜等乡镇,植树造林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在高山乡记者看到,除布楞沟村的面山绿化、退耕还林之外,在庙儿岭村考勒山还整地200多亩进行绿化造林,栽植行道树14公里;在龙泉乡中岭村20亩的经济林示范地,干部群众正在栽植梨树、杏树、核桃树。乡党委书记张宗昌告诉记者:“我们经过精心地考察选择了适宜成活的树种,制定了成活措施,让这片经济林在龙泉乡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乡经济林的发展。”
让瘠薄地“飘绿带”
如今的东乡,每一个乡镇都有一幅幅动人的春季造林图,流传着一个个动人的造林事迹。据县林业局局长马忠孝介绍:“县上按照人均栽活2株树,每个乡至少造林200亩的要求,确保今年春天完成造林5万亩,栽植各类苗木428万株。”
3月25日,在东乡县果园乡,兰州理工大学200多名教职员工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带着优质的经济苗木开展造林活动。果园乡是兰州理工大学的双联联系点,东乡县打造“果园之乡”的造林规划是理工大双联的支撑点、帮扶的切入点。去年年底,他们依托科研优势,专门组成东乡县果园片区经济林果产业研究机构,对当地土壤、气候等进行了科学分析,制定出了科学规划。在劳动现场,理工大双联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东乡县绿化造林的伟大实践中,将果园乡建设成鲜花飘香、硕果累累的生态家园。”
在春台乡,省宗教局也已做好绿化规划,他们不仅要帮助乡上建设双联单位林,而且要帮助实验种植经济价值很高的黑枸杞,做好退耕还林……
在东乡,省、州、县双联单位都参与到植树行动中。“让每一个双联干部在东乡栽下一棵树,每一个双联单位在东乡植下一片林。”已成为双联单位的共识。
“对植树造林活动,我们有一个要求,就是没有保活措施,就不要造林、不准造林。”县上领导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一个造林单位和造林个人,都有一套完整的保证林木成活的措施。绿色是每个东乡人的梦想,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东乡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许许多多的人行动起来,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为再造青山绿水、建设美丽东乡而携手努力。
新闻推荐
成县陈院镇马坝村正在实施通村公路硬化工程。今年,该县扶贫道路硬化工程项目建设涉及9个乡镇17个村,总里程达70.01公里,有效解决了贫困村“出行难”问题。吴庭栋摄...
成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