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基层的报道 “清泉”流淌到山乡
本报记者周者军 通讯员陈东平
7月中旬,记者来到成县王磨镇梨树村,走进村民周永忠家的院子里,老人拧开不锈钢材质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
63岁的周永忠老人高兴地说:“以前,全村人吃水得到山脚下背水,太艰苦了;如今,家家户户吃上了甘甜的自来水,洗衣、做饭特别方便。”
成县王磨镇梨树村位于县城以北约15公里的山上,是全县最为偏僻的山村,也是一个回族群众集中居住区,平均海拔约1500米。多年来,由于山大沟深、村上的水源又在3公里以外的山脚下,全村人吃水要到山下去背,一个往返就得两个多小时。不少村民背一桶水是用了再用:用水洗脸后,再用来洗衣,洗完菜的水,还要留着饮牲口,遇上雨雪天,村民就赶紧把雨雪储存下来以补充人畜饮水的严重不足。
今年年初,经乡上、村上干部多次争取,县水利局列项,投资28万元,在水源附近和山顶各修建了一座8立方米的蓄水池,再由泵站将低水位水池中经过处理的水抽至高水位水池,由自压压力经输水管道输送给每户人家。6月下旬,全村70多户人家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在施工的那些日子里,全村人义务投工投劳,不少村民都是全家老幼齐上阵,天一亮就出工,太阳落山才收工,工程从开工到完工,前后用了6个月时间。通水那天,村上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看着从水龙头哗哗流出的自来水,不少村民激动得用手捧起来喝。”村党支部书记李小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很激动。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刘 敏近日,在成县黄陈镇中湾村党员活动室,许多群众正在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县委宣传部干部作的学习十八大精神专题报告。&nbs...
成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